网站首页 > 出版风采 > 详情

当下即未来,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出版回答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作者:廖洁 杨帆 李丹编辑:戴桢2023-06-16 22:41:57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洁 出版人杂志记者 杨帆 北京报道

“当下与未来永远不是割裂的——至少有95%的当下,就是未来的一部分。”凯文·凯利在他的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提醒读者。

人称“世界互联网教父”的凯文·凯利认为,对于某种虚无缥缈的“未来”盲目兴奋,反而预示着另一种危险。因为未来是无法被“追赶”的,无论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还是一个行业,今天迈出的步伐,才是昨天的“未来”所在。

1.png

▲ 6月15日至18日,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湖南展馆精彩亮相。(李丹 摄)

那么站在出版这一历史悠久的行当去探讨未来的时候,许多问题就不再是遥远的畅想,而是当下的危机:如何看待信息化时代出版业内在的价值冲击?对可能重塑出版流程的新技术是坐而论道还是起而行之?未来能不能多争取年轻人从沉迷刷屏转为深度阅读?

对每一位清醒的出版人来说,“当下与未来”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在前所未有大变局中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6月16日,2023北京出版高峰会议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馆现场举行。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彭玻出席峰会并发表《当下即未来:中南传媒新的文化使命》主题演讲,从价值、技术、用户三个维度,阐述湖南出版人在“当下与未来”议题下的判断与思考,为中国出版融合发展探索之路,提出可供参考的真知灼见。

2.jpg

▲6月16日,2023北京出版高峰会议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彭玻发表《当下即未来:中南传媒新的文化使命》主题演讲。(李丹摄)

过去几年里,彭玻带领“能吃辣椒会出书”的湖南出版人,持续刷新中南传媒的业绩:2022年,国内出版上市企业总市值过百亿的有14家,中南传媒排名第二;总资产、净资产均过百亿的有7家,中南传媒排名第三;营收过百亿的有7家,中南传媒排名第二。中南传媒连续13届蝉联“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连续15届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

面对快速变化的数字化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中南传媒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也为传统出版行业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大背景下,出版业如何高质量发展摸索出了一条中南传媒式的“头雁”之路。

而作为一位低调、务实的“老出版”,彭玻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有审慎的判断,在他看来: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数字技术的快速迭变、社会需求的多元转向等,让当下与未来之间消减了时空差距,更增添了现实紧迫感。“当下已经时不我待,做不好当下,就没有未来;未来不再遥远,未来已来,当下即未来。”

推进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相汇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出版行业收入近10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同比下滑11.2%。2022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较2021年同比下降11.77%,持续承压。获得感降低,危机感日益加重,让出版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职业。

但有时候,数据带来的只是表层迷雾,欲识庐山真面目,需要坚守和追问出版的内在价值。

“出版的功能与作用是传承文明、记录时代、传播思想,但如果不能在主流层面参与国家的文化建构、时代的价值引导和社会的文明推进,那它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式微的。”彭玻说,出版业有没有未来,我们不能站在自身角度感慨出版物不再是文化刚需,感叹编辑职业荣誉和地位的下降,而应从价值维度思考我们该怎样服务时代,怎样对时代有价值。

3.png

▲ 湖南展馆3000种精品图书亮相。(李丹摄)

拷问出版业真正的价值缺位,彭玻认为,当前出版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不够的问题、国际文化交流中失语的问题。

“民族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时代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出版物,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反映火热实践、凝聚发展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来展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跟不上、跟不紧,那必然要被时代抛弃。”

在湖南出版光辉的历史上,有太多回应时代呼唤的作品。从《走向世界丛书》到《第一推动丛书》,从岳麓版“四大名著”到《时间简史》,出版湘军所推出的作品之所以总能风靡全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们呼应了时代、引领了风尚。

4.png

▲ 北京图博会湖南展馆,《湖湘文库》打造成了一面主题书墙。

“今天我们也要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打造更多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经典之作、传世之作,在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彭玻说。

作为国内领先的出版上市企业,中南传媒一直致力于推进文化传承与文明交流相汇,为国家和时代提供刚需——

推进《湖湘文库》《历代辞赋总汇》等集成巨制的数字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正大力推进湖湘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实施《湖湘文库续编》等古籍项目,走进“历史的深处”,加强对湖湘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服务国之大者,推出《乡村国是》《奔向共同富裕》等现实题材精品。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每年对外译介图书版权300多项、承接海外印务订单过千万元,承担援南苏丹、援柬埔寨教育技术援助项目,持续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延伸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推进技术赋能与资本助力相加

从手抄笔录,到雕版印刷,再到铅字排版,直至激光照排,几千年来,出版都是技术推动型行业。但彭玻对当前技术瞬变与出版应变的分化表现出了担忧。

一边是技术迭代日新月异,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突破传统出版的想象空间,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涌现,特别是ChatGPT等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出版流程、颠覆出版产业。

另一边是传统出版企业对新技术依然有点“隔膜”,力量储备非常不足,观望态度和迷茫情绪同时存在。

5.png

▲ 中南传媒在北京图博会现场设立了直播间,岳麓书社编辑唐睿正在直播带货。

担忧并不等于排斥。实际上,中南传媒一直对技术持开放态度,“十四五”的目标,就是继续坚守主业,全面拥抱新技术。彭玻此前也不只在一个场合表示,如果我们还继续抱着纸质出版一棵树不放手,这就不是坚守,而是迂腐了,也注定只能失败。唯有利用新技术去改变我们的业态,出版才有未来。

那么,如何应对互联网“马太效应”“赢者通吃”法则对传统出版企业的降维打击?彭玻强调:唯有着力推进技术赋能与资本助力相加。

对此,中南传媒无论是在战略布局上,还是在战术安排上,都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明晰的方向。

一方面,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坚定拥抱新技术。彭玻介绍,中南传媒正以智能出版为方向,深化与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华为公司等一流机构、平台的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出版项目、“e堂好课”项目、“一老一小”智能陪伴项目、马栏山数字出版基地项目,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用户数据库和数字资源库,全面重构出版流程,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构建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和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用好上市公司平台,继续推进产融结合,保持开放态度,以资本为纽带,灵活运用多种工具和手段,高效整合资源、完善出版生态。

推进内容资源与阅读方式相融

作为企业,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讲经济效益。出版企业的效益来自于读者。彭玻把互联网环境下各类形式的读者都称为用户。他认为,用户是出版的根基,必须从大势上把握当下用户的两大变化。

一是用户基数的变化。当前人口发展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国内大部分出版集团的核心业务是教育出版,也就是依赖于学生数量。随着生育水平持续走低,出版业必将进入深度调整期。

二是用户习惯的变化。当下,用户从读书到读屏、从读文字到读音视频的转变趋向鲜明,数字阅读率已经超过纸质阅读率,年轻一代的数字化阅读日趋常态化、习惯化。这些变化,都将从根本上改变出版的产品供给。

6.png

▲ 持续深耕出版主业领域的中南传媒,如今已形成了“多介质、全流程、立体化”的完整产业发展体系。

阅读新时代,出版者如何顺势而变才可能有更大作为?彭玻给中南传媒选择的路径是,推进内容资源与阅读方式相融。

首先,战略上聚焦内容生产,资源向内容集中,资本和项目向内容靠拢,不断壮大内容生产力。目前,中南传媒90%以上的营收和利润贡献都来自于内容产业链。

第二,不断丰富产品形态。中南传媒坚持纸声光电一体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沿着IP链条开发内容,打造古典名著、家庭教育、四维阅读等多条富媒体产品线,以及红网、贝壳网、快点听、阅达书城等多个服务平台。

第三,创新打造阅读场景。中南传媒着力推进新华书店门店升级改造,已建5000多家党建书屋、800多家校园书店和20多家特色书店;开办岳麓书会,全面服务校园阅读、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7.png

▲ 2023年春节,中南传媒举办“湘书书香——过新年、读好书”活动现场。

在不久前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创新中获得力量,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担当使命、赓续文脉、谱写华章,正是湖南出版与中南传媒不变的追求。正如彭玻所言:“奋进当下、搏取未来,中南传媒愿以一企之力,为出版融合发展探索新路,为文化交流交融添砖加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力量,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