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曾汇雯编辑:杨雁霞2024-11-14 14:03:05
编者按:10月,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新书“鉴往知来”系列图书,受到了专家学者以及大众读者的一致喜爱。
该系列图书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编著,精选近代以来的经典名篇,撰文品读,带读者走进经典、理解经典、感悟经典。
今天为您分享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该书责编曾汇雯撰写的出版手记,为您讲述“鉴往知来”系列图书背后的出版故事。
曾汇雯,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鉴往知来”系列图书责任编辑。
历时两年,“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第一辑)终于问世。
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出版项目,更是一段充满了挑战与惊喜、艰辛与感动交织的难忘经历。
聚焦近代经典,探寻思想之光
2022年下半年,我初入湖南人民出版社便接到了策划年度选题这一重任。
在思考选题方向的过程中,编辑部主任提醒我将目光投向了近代经典作品。
近代中国,那是一个波澜壮阔又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数先辈用他们的智慧与才情,留下了大量承载着民族记忆和伟大精神的经典之作。
基于此,我的最初构想是,将那些至今仍熠熠生辉的经典作品重新精心包装,打造出“小巧便携、随处可读”的“大家小书”。
希望这套书既能承载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能与现代人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成为他们随时可翻阅的解困之作。
这套书命名为“鉴往知来”,“鉴往”意味着要回望过去,透过先辈们留下的思想瑰宝和光辉事迹,领略他们追寻真理时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知来”则承载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希望这套书能为读者开启智慧之门,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启迪对未来的思考,为人生之路提供指引。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选题会上阐述了这个构想,社领导给予了肯定并进一步指出,要在经典的基础上立足当下,赋予它新的生机,让这些经典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从那一刻起,我踏上了精心打磨这套书的征程。
立足时代发问,打造全新作品
经过多次沟通,我们无比幸运地邀请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打造这部作品,并确定了做这套书的初衷:
以近代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经典作品为蓝本,以时代发问,打造全新作品。通过对大量近代经典文本的梳理,试图还原自近代以来历史进程中这些作品所承载的思想光辉,以及它们所映射出的民族精神发展路径。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所讲述的历史跨度,从近代至现代,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长史,也是一部文化与时代相互呼应、相互砥砺的奋斗史。
在书中,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无论是那些在动荡岁月里振聋发聩的革命檄文,还是饱含深情的书信日记,亦或是深刻严谨的理论著作,都在深刻影响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国。
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文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似冲锋的号角,在中华大地吹响,唤起了无数青年为国家之崛起而热血沸腾、奋发图强,促使国人重新审视民族命运,进而影响了社会思潮的走向,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如一盏明灯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呼吁青年追求自由、进步、科学,激励他们摆脱旧思想的束缚,成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深刻地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这种强烈的文化与时代的互动,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反复修改打磨,力求最佳效果
在策划和制作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给读者带来更优质的阅读体验,这套书在装帧设计上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排版力求将这些经典作品以更简洁、更美观的形式呈现,开本大小要既便携又能呈现最佳视觉效果。
同时,封面设计也经历了重重考验,仅封面的配色和风格就经过了数周的反复研讨与十几轮的修改过程。
在编辑校对环节,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我们认真细致地对照原版书进行内容加工和文字校对,在保留经典作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努力使阅读体验更加贴合当下读者的审美习惯。
今年10月20日,第三届岳麓书会期间,“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第一辑)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行了全国首发仪式。
首发式现场,来自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以及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的1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给出一致好评。
▲10月20日上午,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第一辑)新书首发仪式
汲取精神力量,传承文化使命
作为一名出版人,参与“鉴往知来”系列图书的编辑让我感到肩负着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使命。
在整理这些闪耀思想光芒的经典作品时,逐字逐句,仿佛重新穿越到先辈们的年代,与他们的信仰、追求和情怀产生深刻的共鸣。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样稿
这段时间的编辑工作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心灵洗礼”,更使我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每一次翻开这些经典,内心都抑制不住一种深深的感动。
每一篇作品都承载着作者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的深沉情感,他们在岁月沉浮中砥砺前行,用充满信念的笔触,描绘着中华民族从蒙昧中觉醒、从屈辱中奋起、从探索中成长的历史画卷。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不仅是对过去的解读,更是对当下的启示,对未来的召唤。
希望“鉴往知来”系列图书能成为传递民族精神的永恒之光,成为文化传承的灯塔,愿更多读者能够借由这些饱含激情与深情的文字,感受先辈们的理想与追求,汲取其中不屈的信念和智慧,在当代的征程中继续奋勇向前。
推荐阅读
“鉴往知来”系列图书
陈培永 编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鉴往知来”系列图书,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精心策划的重温经典、“新读”经典的精品之作。该书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培永教授撰文品读,将近代以来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典作品重装呈现,展现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脉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系列图书第一辑共五种,选择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黄炎培、郭沫若的名篇名作,从《敬告青年》到《多余的话》,从“窑洞对”到“甲申对”,以贴合当下的新视角对经典原著进行深入浅出的品读,剖析时代背景、历史脉络和思想精髓,让读者感受经典的魅力、领悟经典的智慧,是一套文质兼美、品相俱佳,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经典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