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蔡娟 冯博编辑:李丽2023-05-17 15:36:18
近日,《常书鸿全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红网时刻新闻5月17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冯博)近日,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常书鸿全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该全集曾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常书鸿毕生研究成果、译作及画作的首次系统结集,亦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敦煌学的集大成之作。
这套全集共10卷,完整收录了常书鸿先生关于敦煌莫高窟艺术、壁画、彩塑、图案等的论述和研究文章,清晰再现了其发现敦煌、保护敦煌、研究敦煌、推广敦煌的人生与艺术经历,立体呈现出一代敦煌学者的家国情怀、人生追求、工作情境、师友交往、艺术旨趣等。
“敦煌守护神”毕生心血首次系统结集
敦煌之所以呈现今日熠熠生辉的全新面貌,成为大漠深处的一座精神丰碑,追溯百年来的敦煌文物保护史,离不开一代一代敦煌人的开创与坚守,前有常书鸿,后有樊锦诗等等。
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的首任所长,常书鸿在荒芜凋敝、飞沙扬砾、物资匮乏、交通闭塞、陋屋斗室的艰苦条件下,组织修复敦煌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论著,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使远在西北边地的敦煌石窟逐渐为世人所知,使“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改变。为此,常书鸿被赞颂为“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全集》
遗憾的是,一直以来,常书鸿的著述和画作未能得到系统出版。人们仅能从零星的专著、专论或集子中,略微感知其学术成果、艺术造诣,缺乏整体的、全方位的、立体的认知与感受。更多散见于数百种图书、报纸、期刊、内部资料中的文字,以及其与家人、友人、同事等的书信,则或因时间跨度较长,核实不易;或因资料散佚,踪迹难寻,未能整理出版。
自常书鸿1994年辞世后,其女常沙娜教授将这些散落各地的研究论文、散文随笔、艺术评论、传记画作汇集成册,呕心沥血创作,于近年整理出《常书鸿全集》。
数位顶级敦煌学学者担纲顾问
常沙娜教授不是简单地将父亲全部作品归集,而是根据相关史料、权威资料,并结合自身经历和记忆,对文本进行了精准的梳理和全面修订,前后耗时二十多年,足迹遍布全中国,并多次远赴欧洲、日本等常书鸿先生生前留学、访问之地。常沙娜女士90岁高龄依然坚持搜集、整理、修订文稿,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敦煌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等机构为《常书鸿全集》项目提供了大量帮助。敦煌研究院现任院长赵声良担任了《常书鸿全集》卷九、卷十两本画册的主编与编选工作,为《常书鸿全集》的高品质出版保驾护航。
《常书鸿全集》
在饶宗颐、樊锦诗、柴剑虹等学术顾问的指导下,为方便读者领略常书鸿先生的多种成果、查阅各类作品,《常书鸿全集》以文章所涉题材和体裁为分卷标准,分为10卷:
卷一《敦煌莫高窟艺术》收录常先生关于敦煌莫高窟艺术的概述性文字,介绍其源流、内容和特点等;
卷二《敦煌壁画漫谈》收录其关于敦煌莫高窟壁画、图案等的论著;
卷三《敦煌彩塑纵论》收录其简述、研究敦煌彩塑时代特征和艺术成就等方面的文章;
卷四《新疆石窟艺术》收录其对新疆石窟实地调查而写成的完整著作,介绍古龟兹国、古焉耆国和古高昌国这三个地区的石窟分布、创造年代和艺术特点;
卷五《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收录其与日本知名学者池田大作对谈的内容,涉及敦煌艺术和文化交流;
卷六《敦煌,敦煌——常书鸿自传》收录其个人自传和著述简表;
卷七《从希腊到中国》收录其不同时期的译著、译作,主体内容为常先生受郑振铎委托,翻译的法国历史学家格鲁塞关于中西方文明的文化随笔集;
卷八《真与美散记》收录其散文、艺术评论、书信等;
卷九、卷十分别为《常书鸿画集》的上下册,上册收录其油画作品,下册收录其水彩、水粉作品,临摹作品和素描作品。
编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常书鸿全集》各卷图文主要以发表、创作时间的先后排序,清晰再现了常书鸿先生艺术成长、学术成就之路。全集基本覆盖了常书鸿先生一生著述的各个方面,既完整呈现了常书鸿在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壁画、敦煌彩塑、新疆石窟艺术等方面的专业学术成就,也兼顾了常书鸿作为艺术家、美术家,作为丈夫、父亲、朋友的创作灵感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