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农家书屋 > 详情

文化粮仓·农家书屋⑪丨永州下灌村:“状元村”里书香悠扬

来源:红网作者:郑江晖 吴思静 廖轩仪 成文杰 李严军 毛雨浓 邓琴编辑:陈纲2023-11-28 09:46:18

编者按:一间农家书屋,一座精神粮仓。农家书屋是全民阅读在农村的主阵地、大平台。11月13日至23日,“阅读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第二届岳麓书会在湖南举行。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文化粮仓·农家书屋》系列报道,与你一起走进湖南14间独具特色的农家书屋。

301b143c-e5f4-4553-9504-d16cdfe8afb9.jpg

设计/毛雨浓 邓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郑江晖 吴思静 廖轩仪 成文杰 通讯员 李严军 永州报道

公元828年,20岁的永州宁远下灌村青年李郃震惊了长安。

李郃在廷试中,作《观民风赋》,被擢拔为进士第一,成为唐代湖南“开湘状元”,也是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五省区的第一个状元。

在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成就,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年轻的李郃,已经萌发出“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他做官体察民情、爱护百姓,为平民积德行善,做事亲力亲为。

这份书香传承千年,期间还涌现出南宋特科状元乐雷发,为下灌村赋予“江南第一村”的称号。如今的下灌村,至今还留存着文星塔、状元楼、读书岩和灌溪学校等文化遗址,农家书屋就设在灌溪学校。

微信图片_20231127104147.png

下灌村农家书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走进农家书屋,扑面而来的是满屋书香,在此拾起的是满心充盈。下灌村村民,远道而来的游人都是幸福的,这里创立的“四点半学校”共享阵地,每天免费开放,孩子们放学之后,都可以来这里进行学习、阅读。“放学或周末我有空的时候,会来这里看书,多学习一下知识。”这种熨帖,给予学生李博“天天向上”的便利。

读书,同样不局限于陶冶情操,经世致用的思想,深刻烙印在三湘大地。6年前,下灌村种植户李林从广东回到村里尝试种植草莓,但由于刚开始技术不到位,效益不好,2018年还亏了3万元。书中自有黄金屋,李林开始尝试从书籍中寻求路径。“资料很齐全,所有的书籍包括种植方面的、养殖方面的,包括种草莓之类的东西。”李林从书屋借了大量书籍,理论结合实践,终于取得成功。

微信图片_20231127103953.jpg

李林在自己的草莓基地忙碌。

虽不能考状元,但也能成为“农状元”。如今,李林的草莓基地扩大到15亩,采取大棚加滴灌种植技术,每年纯利润超过10万元,还带动五、六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因为地理位置好,他种出来的草莓以上门采摘为主。“只要有空时间,就会坐在木棚里看种植方面的书。”尝到知识甜头的李林,是书屋的忠实拥趸。

能学文化,能学科技,还能致富,这座书屋不简单,它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致富能力和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231127103946.jpg

孩子们在书屋阅读。

“我们还收藏了一些关于下灌的状元文化、状元的传说,供后代了解我们下灌村的历史,让状元文化代代相传。”下灌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万喜对农家书屋的作用略显自豪,这座书屋还结合元宵、中秋、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在书屋举办政策宣讲、文艺汇演、灯谜竞猜、剪纸等活动。

阅水读山,清风展卷书声远;吟今诵古,妙笔生花名士多,这份传承千年的书香,在新时代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创造着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或许更多各行各业的“状元”会于此走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