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走读家乡 > 详情

走读家乡·主题征文 | 山中的楼

来源: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作者:符若润编辑:王媛媛2023-11-29 11:18:00

眼前这座楼,已经看过百遍千遍,却愈看愈亲切,越看越喜爱。

——题记

蓝天下,山林间。吊脚楼静静的矗立着。不同于徽式民居的简洁优雅,也没有窑洞的温暖隐蔽,更比不上蒙古包的豪放粗犷。它就在山间默着,守着这一方小天地,为山中人们遮风挡雨。

吊脚楼属于半个干栏式建筑,于干栏式建筑不同的是它一半悬空一半贴地的特点。由于湖南气候湿热,易生爬虫蛇蚁。于是,祖先们便想出了这种建筑形式。而当那吊脚楼建成时,也定然没有想到它会在如画的自然中留下如此奇特的一笔。

走进它们,你可以清晰的看见岁月的痕迹。屋檐上的青瓦参差的摆放着,墙面这里被噬去一个小洞,那里被划出几道沟,有时还被抽去一块板,楼角上的天空映衬着楼的朴素与年老。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象征。

走入吊脚楼,你可以领略到别样的风情。这是一座既能看又能吃的楼。或许是阁楼中熏制的腊肉,又或者是砧板间剁椒的香气。每年的最后两三个月,是杀猪的日子。杀好的猪,抹上厚实的盐,悬在火炕的梁上,受着纯天然柴火的熏烤,等到来年就可以一品芳泽了。而成熟的小米辣,总是会与蒜结合在一起,再手工剁开,促使二者达到完美的融合。成为湖南人一道“下饭神器”。

漫步于楼中,你可能会看见淳朴的土家人齐聚一堂,只为了“打糍粑”这一项活动;如果碰上有女儿家出嫁,说不定会听见震耳欲聋的哭声,这便是土家族的“哭嫁”。哭声越大,则寓意着新人越幸福;而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又可能看见许多土家人,穿着“溪布”围着火坑,跳着摆手舞,火坑照在人们身上,映射出一道道影子,好不热闹。这,也是吊脚楼的“味”。

但是随着国家的兴盛、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家乡的味道越来越淡。城市里纷纷建起高楼大厦,挂起了霓虹灯,人们也开始追逐各式各样的“潮流”。而家乡的记忆,山中的小楼,楼的“味”似乎也在慢慢消散。

难得这山中还为我们保存了些有温度的楼,保留了民族的特色和传统的习俗。我看着平静的吊脚楼,谁来读这份经典?谁又来传承这风雨斑斑,却又弥足珍贵的记忆?

作者:张家界市民族中学 符若润

指导老师:廖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