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南好书 > 详情

《假装是一棵桃树》作品研讨会举行 专家学者盛赞蔡测海最新力作

来源:​红网作者:蔡娟 陈漫清编辑:文婷婷2023-11-25 16:46:18

现场照片2.jpg

11月24日,蔡测海短篇小说集《假装是一棵桃树》研讨会在毛泽东文学院举办。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陈漫清)11月24日,蔡测海短篇小说集《假装是一棵桃树》研讨会在毛泽东文学院举办。

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胡革平,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汤素兰,湖南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游和平出席会议。谭桂林、何立伟、梁瑞郴、彭见明、龚曙光、王平、马笑泉、谢宗玉、陈新文、卓今、罗宗宇、刘长华、晏杰雄等十余位专家与会讨论。

蔡测海的书写,“独特的这一个”

蔡测海是全国知名作家,湖南文坛的常青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芙蓉》杂志刊发过蔡测海的大量中短篇小说,许多名篇都是从《芙蓉》走向全国。2020年杂志改刊以后,《芙蓉》每年推出蔡测海一部小说新作,包括收入小说集《假装是一棵桃树》中的《父亲简史》《哭嫁歌》《马车》《西藏西》等。

现场3.jpg

作家蔡测海。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兼芙蓉杂志社社长、主编陈新文介绍,《假装是一棵桃树》是蔡测海先生近年甚至是其创作一生的小说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这部新作语言诗意,充满哲思,传递真善,体现悲悯,丰富、蓬勃、厚重、跳脱,传承中国小说审美,尽得汉语风韵”。

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罗宗宇说,湖南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是湖南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支队伍里面蔡测海老师应该是50后作家继承沈从文传统,同时又开创自己道路的一个代表者。“蔡测海影响了年轻一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同时以实际行动挑战自我,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和榜样”。

胡革平说,我们读蔡测海的小说,除了感受到他那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外,更多的是对一个地域的人物命运的深情书写,进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他笔下的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事件,都是生活在平凡的世界,同山川万物一样,往往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无迹象。但因为蔡测海的书写,作为“独特的这一个”,而被一代又一代阅读蔡测海小说的人所记忆。从这一角度看,蔡测海的小说是在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立传,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谭桂林说,蔡测海的文学个性非常突出,他的文学创作比较接近于鲁迅,有一种寻根的意向,“这部作品是蔡测海先生对艺术生命不断的自我确证,也是一位纯粹的小说家在纷繁错乱的精神世界做的自我精神确定。”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何立伟评价,蔡测海《假装是一棵桃树》所表现出来的文学高度、审美的高度,对当代文学是一个重要贡献。它能担得起今年中国文学和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分量,这样的文本才真正显示出文学的庄严、文学的份量、文学的崇高。

湖南省文联名誉主席彭见明认为,文学创作说来说去,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就是用自己的声音说话是最难做到的一件事情,“蔡测海他一直就是用自己的声音说话。”

“这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收获之一”

著名作家、评论家龚曙光评价,《假装是一棵桃树》是三年来所读到的国内出版的小说当中最好的一部,蔡测海从明清白话和现代翻译白话之间找到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顿挫又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这种语言只属于他自己,这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收获之一。

原湖南出版集团编审王平说,蔡测海的小说是具有神秘感和象征性的中国优秀小说。这本书书名就是一首诗,淡化了老生常谈的思维思想性和意义,摒弃了公式化的人物性格标签,想象力与形式感珠联璧合,语言像溪水冲洗过的独立诗,读来令人神清气爽。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马笑泉认为,把《假装是一棵桃树》放在整个中国当代的小说版图里面来看,它是非常重要的小说集,是当代神韵派重要的结晶,它肯定是2023年中国小说界最美的收获。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梁瑞郴说,蔡测海的小说语言里的活泼和青春气息,完全不像一个古稀的老人写的文章。他的小说结合了散文和诗歌,段落多,语言短促,长短结合,但有非常严密的内在逻辑,他把多种文体结合在一起,写作难度非常高“但他完成得非常好”。

假装是一棵桃树(立体图).jpg

《假装是一棵桃树》,蔡测海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毛泽东文学院管理处主任谢宗玉评价,蔡测海是文坛上标志性很强的作家,他打通了西方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价值,他的作品文学味很浓,保持了先锋、魔幻的味道,“他写出了一种梦幻般的世界,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湖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卓今说,蔡测海将目光下沉,对广大生命有着无差别的悲悯,他回归失落的家园,在两种张力之中进行反思和提问,他的作品有现代派小说的隐约,但又不满足于现代小说的通俗直白,还有某些既定事实的规定性,他有意打破这些东西,在小说边界疯狂地试探,“这本新书给人非常大的惊喜”。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专家刘长华认为,蔡测海的作品更多是对生命自身的寻根,他以一种天问的方式,回到了自己的文化血脉。“蔡老师的写作是对工业化、理性化背景下异化的人格的纠偏。”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晏杰雄说,蔡测海的作品既具有地域性又有人类普遍意义,让小说回到了母语的源头,回到了中国叙事之源,他认为,这部小说集的出版可以说是当下国内小说界的重要收获,完全可以做成一个短篇小说的“蔡测海现象”。

《假装是一棵桃树》:一本干干净净的书

研讨会上,韩少功、顾建平、沈念、刘舰平等未临现场的专家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作品讨论。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蔡测海的新作是他在人生与写作的下半场,打出的漂亮高潮,是中国小说美学的重要收获。眼下的他,重返童年与童心,与草木密谋,与鱼虫勾结,偷窥那些成年的草根乡亲。人类需要做减法,一步步退回到赤子的梦乡与真理。“在这个意义上,蔡测海在这里的一意孤行,是对一个物质化时代的顽強抗击,是对自己的精神救赎。”

著名评论家、《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说,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蔡测海就扬名中国文坛,他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实力派作家、中国文坛湘军的主力,最近十年作品频出,《假装是一棵桃树》无疑是其中佳作。

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说,为山河、为生民草芥立传是蔡测海的写作旨归,他的雄心是为大湘西、三川半立传,为那些有名无名的人间万物立传。立传的本义,他是要写下地方的性格和他者的根性,“他做到了,他可以一往无前地跑下去。”

著名作家、诗人刘舰平说,读蔡测海的作品,时刻要经受智商和情商的测试。他描绘的世界半明半暗,神思恍惚,“这是很高级的小说,唯此一家,是时下文坛的稀缺品种。”

研讨会上,蔡测海说,随着人年纪越来越大,念头越来越少,灵魂和语言也会越来越干净,《假装是一棵桃树》如果有一点可取的地方,在于它是一本干干净净的书。他说,希望中国人能重新学习美好的汉语,用汉语思维写书,做好语言工作,“人的生命其实不长,作为一个作家,能做的就是用写作和阅读丰富自己的生命。我会一直写下去!”

此次研讨会由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