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建社MZBook”微信公众号作者:编辑:杨雁霞2023-12-29 08:57:44
为什么邻里之间会突然拔刀相向?
48小时里,有男女老幼近2000人被昔日邻居屠杀,杀戮达到高潮。
是什么导致了族群间暴力?
邻里之间的暴力如何影响他们的身份和关系?
是族群冲突引发了暴力,还是暴力生成了相互敌视的族群?
书名:何故为敌:1941年一个巴尔干小镇的族群冲突、身份认同与历史记忆
作者:[美]马克斯 伯格霍尔兹
译者:何其原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书号:978-7-5139-4368-0
出版时间:2023.10
定价:118.00元
内容简介
1941年夏天,巴尔干地区的一座小镇爆发了一系列集体暴力事件。一开始,一群武装力量以“克族人”自居,对他们眼中的“塞族人”展开了无差别的杀戮。一部分被追杀的人躲进森林里逃过一劫,随即组织起来,向屠杀者实施报复。在双方相互屠杀的过程中,大量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遭到波及,财产被洗劫一空,村庄被烧成白地。
对于这场发生于克罗地亚独立国政权下的悲剧,以往的历史研究者大多归因于族群冲突,直到一捆破旧的蓝色文件夹重见天日。本书作者循着这份官方档案提供的线索,深入事发当地,采访了众多当事人,结合大量一手史料,最终发现,这场屠杀中的许多人都兼具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原本并非什么“克族人”“塞族人”,而是共同生活、不分彼此的邻居。不是族群冲突引发了暴力,而是暴力生成了相互敌视的族群。
作者
马克斯 伯格霍尔兹(Max Bergholz),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民族主义、暴力和巴尔干半岛的历史,并从事欧洲现代历史的研究。主要关注领域为种族灭绝与人权,尤其专注于从微观动态的层面考察20世纪波黑、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等地区多民族社区的和平与冲突。
译者
何其原,媒体人,曾在多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任职,主要从事相关信息的编译工作。
作品看点
★讲述一个波斯尼亚小镇里熟人相杀的血腥故事,揭开尘封的历史记忆
一开始,一群武装力量以“克族人”自居,对其眼中的“塞族人”展开无差别的杀戮。逃过一劫的受害者随即组织起来,实施报复。大量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遭到波及,被农具击杀、淹死在河里。为什么邻里之间会拔刀相向?
★挑战对族群划分、民族主义和暴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假设
在作者看来,暴力是一种生成力,它创造了对族群(我与他、敌与友)的新认识,暴力也创造了新的社区、新的权力形式和新的民族主义实践。人们通过暴力创造和重造出了高度对抗性的身份认同、民族主义和记忆的形态,而不是相反。
★以细节呈现族群冲突、暴力事件的复杂性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可以看到,一段族群冲突或者暴力事件的历史不是族群整体的单一冲突,它蕴含无数的细节和动态;同样,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上层精英决策固然重要,地方上的生与死却不只是因果链条最后的被动一环。
★富有历史纵深感,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
历史,以及它被讲述、被噤声和被遗忘的方式,会在这个地方的人的身上持续造成深远广泛的后果。暴力潜能会被激发,发展为后来的暴力事件;阴影会笼罩在当下的敏感点上,关系到什么样的未来将成为可能,或者不可能。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
引言
第一章 社区用词
第二部分 1941
第二章 天翻地覆的世界
第三章 杀戮与救助
第四章 叛乱与复仇
第五章 克制的挑战
第六章 48小时
第三部分 社群间暴力之后
第七章 突发的民族性
尾声 作为生成性力量的暴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推荐语
1941年夏天,一个巴尔干小镇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屠杀。为什么大体和谐的族群关系“突然”演变成了暴力冲突?仇恨到底是源于社会还是政治?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何故为敌》带领读者回顾了这场屠杀的前因后果。为什么要阅读1941年一个遥远南欧小镇的屠杀?因为宏观世界的纹理往往浮现于微观图景中,而未来常常隐藏于历史中。
——刘瑜,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对人类社会来说,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似乎无法阻止有着复杂历史根源的、透露着野蛮性的族群冲突。对这些问题的叙述和研究,往往是呈现出越来越多有关冲突的细节,但相关历史解释则千篇一律,忽视了族群冲突中的历史复杂性。比如,有的族群冲突何以被阻止?在被视为同一族群的团体中,面对族群冲突,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这本书通过对一个很小案例的分析,重点回应和解释了上述问题,把有关族群冲突问题的研究推上了新高度。
——昝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
马克斯 伯格霍尔兹研究了二战期间东南欧的暴力问题,借此揭示暴力如何塑造和改变人类的社会关系。本书见解独到,极富道德关怀和原创性,结合了基于官方档案的微观史研究、社会科学理论和广泛的实地调查,其研究方法代表着民族主义暴力经验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平,足以与考察地方和多民族环境中暴力问题的其他经典作品相比肩。
——美国民族研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