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南好书 > 详情

《与领导干部谈经济学思维》:带你建立经济学思维

来源:“财经十一人”微信公众号作者:刘建中编辑:杨雁霞2023-12-04 15:52:45

书峰.png

《与领导干部谈经济学思维》,王东京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东京教授最近出版的《与领导干部谈经济学思维》,将经济学思维归纳为12条准则,并结合现实案例,对每条准则做分析讲解,条分缕析,简洁明快,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写得妙趣横生。

我自己是学经济的,读这本书却仍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知道,“需求定律”是推断人们行为选择的基本工具,可学界一直对此有争议。有教科书说,某些商品“边际效应会递增”,需求定律有时不成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也曾用“吉芬物品”佐证“需求定律”存在例外。而王教授通过分析各种所谓“例外品”,最终讲清楚了只要坚守“产品不变、偏好不变、收入不变”等前提,“需求定律”没有例外。

王教授之所以在第一章用大量篇幅证明这一点,因为在他看来,“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底层逻辑,如果被推翻,整个经济学大厦会全线坍塌。这就好比读者若不认同或者怀疑“人的行为选择是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则不可能建立起经济学思维体系。

在分析行为选择规则时,作者的分析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比如第四个规则,要看见“看不见的”。意思是:在做决策时不能只看近在眼前的直接结果,还应想到“看不见的代价 ”。这一思想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于1850年提出,可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决策至今仍比比皆是。国内某些地方官员搞政绩工程是如此;而且西方国家也不乏其例。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20世纪40年代,美国曾一度推行“细部分工”。比如铁路工会曾规定,接听电话的职工不能去扳动开关。因为当时美国国会某些议员认为,生产效率过高会导致失业,为解决失业问题,于是主张推行“细部分工”。的确,从看得见的效果看,一个人的活让两个人干,似乎能增加就业。但是,降低效率的结果,则是企业亏损,长此有可能会破产倒闭,其代价是让更多的人失去工作机会。

经济学是经世致用的科学。王东京教授在本书中讲授经济学思维,并非只是讲理论原理,现实针对性也很强。比如,书中谈到2015年中国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规定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可以参与分享成果转化收益,项目主创人员的分享比例可以达到50%。很多人以为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率会因此大幅提升,然而真实情况却是,转化率提升并不明显。

何以如此?王教授运用经济学思维逻辑,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新技术从实验室“样品”转化为“产品”是惊险的一跳。这一跳必须依靠“中试平台”分摊跳跃失败的风险(成本)。市场上缺的正是中试平台。那么,政府就应鼓励发展这种专业化的中试平台。中试平台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会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且设备、场地可多次使用而提高效率。

读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并非所有经济规律都是永恒规律,有些规律是阶段性的,时代变了,规律也会失灵。如果决策者不与时俱进,死守那些已经过时的经济规律,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那么给经济带来的伤害可能比不懂经济学更大。

为了给读者讲清楚这一点,王教授强调要区分经济学的“定理”和“定律”。定理是通过公理和逻辑推导出来的,通常表述为“若条件,则结论”(如科斯定理)。而定律则是对特定时空下经验事实的描述。所以,定理不受时空约束,定律要受到时空约束。在书中,他用“配第-克拉克定理”作了示范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理”说: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会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也随之上升。该定理1942年提出后,得到了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支持。时至今日,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而王教授指出,“配第-克拉克定理”虽叫定理,但其实是个定律。它是由克拉克根据“二战”前的经验数据归纳出来的,在工业化中期之前能成立,而工业化后期不能成立。

王教授分析说,在全球分工下,刻板地遵循“配第-克拉克定律”是有害的。一个国家或地区调结构不必迎合该定律。欧美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促进制造业回归。实际上,和第三产业相比,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更快,也更能改善人民生活。只要能融入全球分工,不必强调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

再一个例子,是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这个规律说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却赶不上收入增加,这样就会使新增消费在新增收入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如果这个规律真的存在,那么随着收入增长,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必然成为一个困扰经济发展的问题。“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多年来被众多经济学家奉为圭臬。

而王教授分析指出,上面这个规律并不是理论推导的结果,而只是一个时代的经验总结。他举证说:20世纪40-80年代美国居民储蓄率保持在7%-11%之间,到1990-2000年则降至5.12%,2001年为-0.2%,2005年为-2.7%。这80年以来,美国人均收入整体是增长的,为何出现了负储蓄?这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已经不成立。

事实确实如此。人类社会的进步通常要快于经济理论的进步。王教授的这个提醒非常重要,告诉我们在学习经济理论时,要特别注意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与适用范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本书中,作者还提出了许多颠覆人们传统认知的见解,并用经济学思维一一予以论证。比如商品打折并非商家让利;嫌贫爱富是银行的本性;高储蓄不会抑制总需求;使用先进机器可以创造就业;打击中间商不会降低商品价格;地价不能决定房价;通胀始终是货币现象;国际贸易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等等。可以这样说,当读者能理解并认同这些观点时,就表明已经建立起经济学思维。

王教授长期在中央党校主讲经济学,故本书的书名定为《与领导干部谈经济学思维》。作者在前言中说,此书是他20年前“与官员谈经济学”系列丛书的续写之作,据我所知,当年那套丛书不仅在政府官员中引起强烈反响,而且也深受企业家喜爱。开卷有益,如果你想学习经济学思维,不妨读读这本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