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张志初编辑:高芹2025-07-25 15:39:16
窗含本色映潇湘
文/张志初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新推出的《本色湖南》,真实、立体、全面、巧妙推介湖南,内容新颖,图文并茂,链接声像,别具一格,在2025年7月于重庆举办的全国图书博览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扇窗——一扇饱览锦绣潇湘、领略本色湖南的窗,一扇洞开湖湘神韵、映照时代风云的窗。
窗外,湖南是一幅画,勾勒出奇峰秀水、层林尽染;
窗内,湖南是一首诗,吟咏着楚风湘韵、千古绝唱。
这扇窗,开启于历史的长河之畔,映照着岁月的波光潋滟;
这扇窗,镶嵌在自然的画卷之中,收纳着山水的灵秀清幽;
这扇窗,洞开于时代的风云之巅,展望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透过这扇窗,我们得以窥见湖南的多面风华,感受这片土地跳动的脉搏,领略其独有的韵味与神采。
这是一扇红色之窗。推开红色之窗,湖南的历史在眼前铺陈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这里革命先辈灿若星辰,革命大潮风起云涌,革命胜迹星罗棋布,革命意志比铁还坚。这是一片写满光荣革命历史,饱经鲜血浸染、烈火洗礼,百炼成钢的红色热土。这里有伟人故里韶山,毛泽东同志少年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青年时期以笔为刃、以墨为锋,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上下求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气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都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众开国元勋,他们从湖南走出,投身革命的洪流,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秋收起义的霹雳、湘南起义的无畏、桑植起义的顽强、平江起义的烽火、血战湘江的英勇、通道转兵的智慧……每一次起义、每一场战斗,都是湖南人民为追求自由与解放所奏响的激昂音符。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更以其“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芒,指引着一代代湖湘儿女探寻真理之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上的重要一环。这红色之窗,映照的是革命的热血与信仰的力量,是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的红色基因。
这是一扇古色之窗。透过古色之窗,湖南的往昔风华如梦似幻地呈现在眼前,并蕴藏于深厚悠久的人文底蕴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之中。城头山遗址,中国最早的城垣和世界上最早的稻田,诉说着远古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开启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勤劳,见证了中华文明曙光初现的那一刻。炎帝陵、舜帝陵,安息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开创的农耕文化与道德文化,滋养了湖湘大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的彩瓷、学府、书法、绘画、古乐、出土文物等称得上湘楚文化之光。屈原投江的壮烈、马王堆汉墓的神秘、铜官窑的绚烂、贾谊策论的惠泽后世、蔡伦造纸的革新、欧阳询的书法、岳阳楼的忧乐情怀……这古色之窗,学术与人文交相辉映,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展现了湖南作为文化摇篮的辉煌过往,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先辈们的思想脉搏,感受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这是一扇绿色之窗。眺望绿色之窗,湖南的自然之美与生态之魅铺就了广阔的天地。张家界的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长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南岳衡山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宗教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独树一帜;崀山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九嶷山、雪峰山、莽山、壶瓶山、紫鹊界梯田、德夯大峡谷、南山、东江湖、洞庭湖……这一颗颗绿色明珠,或雄伟壮观,或秀美灵动,或神秘深邃,它们共同勾勒出湖南山水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湖南的绿,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是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态度的传承,更是对“牢记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深刻践行,激励着无数湖湘儿女朝着“绿”的方向前行,让河畅、水清、岸绿、山美、人和成为现实的生动写照,展现出湖南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丰硕成果,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扇特色之窗。特色之窗中,湖南的精神文化特质熠熠生辉。忠诚、担当、求是、图强不仅是湖湘精神的核心内涵,更是湖南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铸就的性格烙印。湖湘大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到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湖南始终以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力量在历史舞台上熠熠生辉。吊脚楼的灵巧、风雨桥的厚重、织锦的绚丽、苗家鼓舞的激昂、桑植民歌的悠扬、侗族合拢宴的热闹、湘西巫傩文化的神秘……这些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精湛绝伦的传统技艺共同构成了湖南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展现出湖湘儿女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也让湖南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绽放出独树一帜的光彩。
这是一扇出色之窗。透过出色之窗,我们看到了湖南在新时代砥砺前行的坚实足迹。湖南经济发展出色,从工程机械领域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到轨道交通行业的中国中车成为行业领军者,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蓬勃兴起,湖南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湖南科技创新出色,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催生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创新平台活力四射,吸引着无数创新人才汇聚。湖南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湖南开放发展出色,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搭建了中非合作的重要桥梁;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探索出新路径。湖南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着湖湘风采。
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湖南的多元与灿烂,更看到了湖南的本色。湖南的本色,是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是古色底蕴的深厚积淀,是绿色发展的执着坚守,是特色文化的鲜明彰显,是出色成就的不懈追求。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时强调,“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对湖湘文化进行定位和精辟阐述。
湖南,以其独特的本色,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和时代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湖南的明天,必将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透过这扇窗,走进湖南,读懂湖南,感受它永恒的魅力与不朽的本色。
愿读者朋友以此书为窗,洞见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的本色湖南。
(作者系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