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曾利华编辑:杨雁霞2025-05-23 14:59:57
大概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我坐汽车或火车出差时,总喜欢从卖报人手中买一份《潇湘晨报》,以便打发旅途的寂寞。那时,《潇湘晨报》设有评论专版,主持人就是龚曙光。我之所以记住了这个名字,原因有两个,一是评论版刊登的文章质量高,可读性强,足见其选稿的功力;二是龚曙光这个名字,最易于识记。
后来,龚曙光在传媒事业领域一骑绝尘,成为业内人士中的翘楚,令人刮目相看。到了2018年,龚曙光以一本散文集《日子疯长》,让更多如我一样最普通的读者进一步加深了对他这位文化大咖的认识。
《寓言之岁》新书发布会嘉宾对谈现场。
拿到龚曙光的新著《寓言之岁》时,古城耒阳正下着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早先从网上得知,5月15日,《寓言之岁》新书发布会,将在长沙圭塘河畔的乐之书店举行,届时,陈彦、李修文、聂雄前、谭桂林将与龚曙光同台对谈,读者亦可网上报名参加。因发布会当日为周四,我碍于在外执行公务,遂放弃了报名去现场聆听的机会。后来,正在考虑从网上买一本来读,书友鄢玲玲似知我心,竟从微信中给我发来信息,说《寓言之岁》已到店,送我一本。我大喜过望,5月16日下午,一回到耒阳,便冒雨去了鄢玲玲工作的新华书店,拿到了《寓言之岁》。
与之前出版的《日子疯长》《满世界》《样范》相同,《寓言之岁》体现出龚曙光思想的敏锐、观察的细微、笔锋的犀利和选字用词遣词造句的超群能力,书中的语句充满了音乐的美感,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比我想象中更精彩,更吸引人,这本近十六万字的《寓言之岁》,我一开卷便不忍释手,仅仅只用三天时间,我便逐字逐句认真读完。掩卷沉思,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同时萌生了写点个体感受的冲动。
《寓言之岁》这部被誉为“隐寓之书”的散文集,是龚曙光从生活出发,不囿于某一人、某一时和某一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辨,通过种种隐喻、暗示,来观照现实的精品力作。全书共分为五辑,收录28篇文章。龚曙光记录的这些隐寓和寓言式的生活,试图引导读者在真实的世界面前,在悲欢交加的现实中,展开对时代和个体生命的深层思考。
人物的真实观照
文贵真,人亦贵真!龚曙光的散文,没有虚拟的叙事人,也没有虚拟的情节。无论是写身边的亲人,还是写远方的友人,甚至写没有交集的陌生人,他都毫无掩饰地加以真实呈现。那些让他感到真情可贵的亲人和朋友,让他产生悲悯情怀的普通人和陌生人,他从不虚与委蛇。或许正是基于他耿直率真和富于挑战的个性,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大众化的脸谱,也不是一味地唱着赞歌,而是以不同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真实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龚曙光最新散文集《寓言之岁》,深圳出版社出版
《寓言之岁》的第五辑,收录了2017年以来,龚曙光为其他作家9部著作所写的序言。在这些序言中,龚曙光写到了有着卓越文学眼光,以一部《曾国藩》火热三十年的唐浩明;写到了倾尽全力和一座村寨悲欣纠缠的黄于纲;写到了当了县长书记又当了州委秘书长最后折返从事编稿作文的张永中;写到了集英气、豪气、才气于一身,特别好玩的水运宪;写到了能下苦功夫、笨功夫修谱与著史的罗宏;写到了有着“逆大趋势”而“谋小机会”商业思维的赵宝泉;写到了堪称自然、自我、自由“三自”之子的刘云。对身边这些熟悉的人物,龚曙光都善于抓住最能体现其特征的个性,真实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形象。
在《寓言之岁》中,令我动容的人,还有很多。有在城头赤裸着上半身,于昂奋的号子声中蓄满撕心裂肺的力量,用强健的双臂将石夯扬起砸下,奋力修筑大堤的三叔;有痛失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以养鸽为生,年仅十三岁的八个瘤;有改行修锁磨刀又喜欢圈养八哥的刘瞎子;有栖身庵堂素喜喂鱼的吴娭毑;有在疫情面前依然守着新闻人操守的耕身……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个死亡病例不一样》中临床医生讲述另一个临床医生的故事,以及龚曙光《跋》中所写的那位把这本书视为编辑生涯压轴之作,写下十多万字阅读笔记,直至退休却未能将这本书出版的女编辑。他,或者她,每个人心酸的故事和寓言式生活的背后,都烙有属于某个时代的印记,在不经意中,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时代的真实观照
龚曙光最新散文集《寓言之岁》,深圳出版社出版
龚曙光在《寓言之岁》序言中曾坦言:我一直认为,散文家永远只有一个视角,就是“我与时代”。诚然,无论在何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个体的我,终究无法与所处的时代割裂。而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则是每个人的宿命。但是,真正有担当的文人,绝不会在时代的大河中,随波逐流,而是善于从小我的视角,观照时代的真相,并勇敢地呈现出来,以期唤起大多数人的警醒。龚曙光便是这样,当时代陷入艰难,尔后又艰难地从疫情中走出来时,他对众生那些曾经的慌乱与无助,一直不曾释怀。他用文字,真实地记载了疫情中的点点滴滴,写下了《年尾年头》《罢读记》,将困难时局下人性的美与恶,将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一句“风暴来袭,别想象你就是那只可以安然单飞的幸运之鸟”,深刻阐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面前的无助与弱小。
同样令人深思的,还有《一个忧思缱绻的雨季》一文,当季节错乱成一团旧麻,春天的雨季漫长得无休无止时,最终演变成的,不仅仅是洪灾那么简单,其间还有洪灾带来的传染病:乡间城市的医院挤满了病人,每个人慌乱自救,从而引发出疯狂抢购板蓝根和口罩的怪异。而《一场错季的盛大花事》中,那本应在秋天盛开的美丽桂花,竟姗姗来迟足足月余,这错混的时序,不免让人忧心忡忡!特别是当众人期待的冰雪之梦,竟然成了《冰雪劫》,满世界都是令人痛心的树木倒地或枝杈断裂的声响时,这一场从极致的审美,到一场极端灾难的大雪,算不算给那些无视生态环保的人们,敲了一次沉重的警钟?
思想的真实观照
在人物与时代的真实观照之下,文本所隐喻的思想,自然也是真实的。细细品味《寓言之岁》,读者会发现,龚曙光在行云流水地书写中,不露声色十分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思想。在文本中,龚曙光做的只是客观地呈现,或者说只是点到为止抛砖引玉,而把一些要表达的思想,以隐寓的方式,留给了读者,让读者从字里行间去感悟,去思索。或许,这才是这部隐寓之作的真正魅力所在。
在《鸟命》一文,那只被枪杀的鸽王迷子和被花猫吃掉的八哥,是不是寓言着那个年代被生活所困的底层人物,有时候人命竟如鸟命一般脆弱?《一个人的桃花源》里,那个投资五六亿拿生命做作品,执着建造理想云舍的老汤,能不能让你对老汤以及当下文旅的融合发展,生出些什么样的感想?在《我究竟算不算湖南人》中,龚曙光讲述整整七个月,彻底沦陷在湖南近万年历史中,与盛和煜、罗宏、许洁、龙博、杨吉红、兰天文等人,倾尽全力打造《天宠湖南》的艰辛往事,会不会让你在崇敬与感动中瞬间泪目,进而对湖南人那种“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深深震撼?还有龚曙光笔下的岳父、三叔、咖咖和阿满娘、黄小玲、刘劲松等一系列人物,他们出生的时代不同,所经历的岁月各异,这些人物的命运和际遇,无疑也会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