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编辑:杨雁霞2025-10-30 16:58:32
“妈,煤气灶怎么又开着没人管?”
“哪有?我根本就没做饭!”
这样的对话,最近在我家成了常态。直到那个下雨的周二,妈妈把锅烧穿底,黑烟弥漫整个厨房,我们才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她的记忆,正被时间悄悄偷走。
医生说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现。拿着诊断书,我的手在颤抖。回家路上,妈妈突然小声问:“闺女,我是不是要变成你的负担了?”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喉咙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本让我学会如何“回家”的书
就在最无助的时候,我遇见了《用爱守护遗忘时间的人》。它不像一般的医学科普书,反而像一位知心大姐,坐在身边轻声细语地分享她的照护经验。

翻开第一章,我就被这段文字击中了:
“世界上只有四种人:即将成为照护者的人,现在是照护者的人,曾经是照护者的人,以及需要照护者的人。”

想起那天妈妈把牙膏当成洗面奶,我下意识地纠正她,却引来她一场大哭。现在才懂,我的“纠正”本身,就是对她的伤害。
走进他们的世界,而不是把他们拉回我们的世界。
顺应,而不是纠正——这简单的四个字,彻底改变了我的照护方式。
现在妈妈把夏天衣服收进衣柜,我不会再急着拿出来;她说爸爸(已去世十年)晚上要回家吃饭,我就多摆一副碗筷。神奇的是,当我开始“配合演出”,家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妈妈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当现实太残酷,记忆就成了避风港。”他们退回到记忆中安全的时光,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他们在那里坐一会儿。

日常照护的小妙招,让爱融入每个细节
《用爱守护遗忘时间的人》最贴心的地方,是提供了无数接地气的照护技巧:
在浴室贴黄色瓷砖,认知障碍者能更清楚地区分轮廓;
把“该洗澡了”换成“水热好了,很舒服”,减少抵触情绪;
妈妈总找不到钱包,就在门口挂个篮子,所有出门必需品都放里面。
我最喜欢书中“非语言沟通”的部分。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妈妈梳头二十分钟,一边梳一边哼她年轻时爱听的歌。虽然她已叫不出我的名字,但会摸着我的脸说:“你真像我女儿,她也是这么温柔。”
照护者的自我关怀:满杯的水,才能滋润他人
“你不能从空杯子里倒出水来。”
曾经的我,辞了工作全心照顾妈妈,把自己累到崩溃,在深夜偷偷哭泣。直到看到书中教我如何照顾病人的同时照顾自己,我才恍然大悟:
每天必须有自己的“半小时”——泡杯茶、听听歌,哪怕只是发呆;
每月安排一次“放风日”,让其他家人接手;
加入照护者支持群,大家的经验分享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书里温柔地提醒:“照顾好自己不是自私,而是照护的一部分。”
爱的记忆,比遗忘更长久
上周末,妈妈坐在阳台晒太阳,我蹲下来为她涂护手霜。她突然轻轻摸着我的头发,哼起我幼儿园时她常唱的摇篮曲。
歌词一句都没错,调子还是那么温柔。
我靠在她膝头,泪水悄悄滑落。原来她忘了很多事,但爱已经成了肌肉记忆,身体都替她记得。
《用爱守护遗忘时间的人》教会我:阿尔茨海默病可以偷走记忆,却偷不走爱与温暖。当至亲的记忆随时间褪色,我们可以成为他们的“外接硬盘”,帮他们存储那些珍贵的瞬间。
如果你也在陪伴“遗忘时间”的亲人,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陪你在照护的路上走得更稳、更有力量。
毕竟,在爱的记忆里,没有谁会被真正遗忘。每一个用心守护的当下,都会成为未来最温暖的回忆——无论他们是否记得,爱都真实地存在过。
《用爱守护遗忘时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