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编辑:杨雁霞2025-11-11 11:24:11

11月9日,“《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暨船山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围绕“结合《船山学刊》创刊110周年,推进船山思想研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期刊界代表等约150人参会。
在会议现场,《百十薪传:〈船山学刊〉学人记忆》一书整齐陈列,其古朴的装帧与厚重的内容相得益彰,吸引众多与会专家学者驻足翻阅、交流品读,为研讨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为献礼创刊110周年,《船山学刊》编辑部特别策划“创刊110周年 我与《船山学刊》”专栏征文活动,邀约数十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船山学研究大家,分享与这份百年老刊的结缘故事、治学心得与学术情缘。系列文稿此前已通过船山学刊微信公众号、湖南社科微信公众号等陆续推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集结成《百十薪传:〈船山学刊〉学人记忆》一书。
该书收录了30位学者的亲笔忆述。作者阵容涵盖广泛:既有年逾九旬、见证学刊半世纪变迁的学界前辈,也有崭露头角、因学刊开启学术之路的青年才俊;既有深耕船山学数十年的专家,也有因学刊结缘、跨界探索的研究者。
书中内容既有对学刊作为“学术摇篮与精神殿堂”的深情礼赞,也系统梳理了船山学在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的百年演进脉络,更生动彰显了船山思想融入当代学术话语建构的蓬勃生机。

据编创团队介绍,该书的编纂过程始终秉持两大原则:一方面尊重随笔文体的特性,倡导“我手写我心”,故30篇文稿虽文风各异、长短不拘却又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坚守“尊重历史、呈现真实”的底线,通过多次与作者沟通核实史料、斟酌字句,并对每篇文章进行至少五次校审,在保留个人风格的同时确保史实准确、文字精当。此外,专家学者们也鼎力支持,不仅数易其稿、反复校核,还特意找寻历史久远的老照片补充内容,用行动为这部“学术记忆之书”注入了更深的情感分量。

《船山学刊》(原名《船山学报》)创刊于1915年8月20日,至今已有110年。该刊是以明末清初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先生之名命名的思想文化类学术期刊,以研究船山思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创新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宗旨。历经百余年精心耕耘,该刊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
推荐阅读

《百十薪传:<船山学刊>学人记忆》
胡代松 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系《船山学刊》为纪念创刊110周年推出的“我与《船山学刊》”主题征文结集,收录了30位海内外学者的亲笔忆述。文章真情讲述了他们与学刊结缘、共进的学术情缘,既折射出这份百年学刊作为学术摇篮与精神殿堂的独特魅力,又系统梳理了船山学在哲学、史学、文学等领域的演进脉络,更彰显了船山思想参与当代学术话语建构的蓬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