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南好书 > 详情

你了解苏轼吗?

来源:“岳麓书社”微信公众号作者:编辑:杨雁霞2023-11-28 11:15:58

苏轼是怎样一个人?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苏轼性格最大的性格特点是“豁达”。

其实最初,苏轼并不是一个豁达的人,乌台诗案之初,苏轼正在湖州任上,官差到湖州拘捕苏轼,苏轼吓得要死,他躲在屋里不敢出来,问通判说:“我既然已经是罪犯了,该穿什么衣服?”这时候还在纠结穿什么衣服,这样的性格怎么能叫豁达呢?!

在御史台狱中,他跟儿子苏迈商议,如果有坏消息,就送鱼,这样的性格也不能算豁达。

△ 《苏轼的朋友圈》,岳麓书社出版

当然,乌台诗案后,经过黄州的深刻内省,苏轼把很多事情放下了,变得豁达多了,还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词句,在为人上,与王安石也和解了,生命的最后,对章惇也原谅了。

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豁达是有限度的。苏轼对很多事情还是很在意的,比如跟司马光吵得不亦乐乎,比如讽刺挖苦程颐。

苏轼特别爱嘲讽人,无论政敌还是朋友,当然你可以说他心无芥蒂才开玩笑,但对朋友心无芥蒂可以开玩笑,对政敌肯定不是。他挖苦程颐,是真看不惯程颐,并非开玩笑。熙宁年间在朝中混不下去,是因为反对变法;元祐年间在朝中树立那么多敌人,同样混不下去,如果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决不会处境这样艰难。

那么苏轼性格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觉得是追求自由。苏轼深受佛教、道教影响,崇拜陶渊明,佛、道、陶渊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是自由,心的自由,精神的自由。

以陶渊明为例,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回家,不做官了,回家种地,这不是豁达。豁达是能与任何人共事,陶渊明不能,他很挑剔,他是愤世嫉俗,他是愤青。他告别官场,是受不了束缚,是为了追求自由。

苏轼追求自由表现在哪里?不作违心的事。乌台诗案,他很害怕,但他不会因此改变自己,不会上恭下倨。他是有名的大嘴巴,别人说话思前想后,他会脱口而出。

他因言获罪,因诗获罪,尽管他下决心不再多说话了,但他到黄州,写诗写词少了吗?没有。他因为违心歌颂变法了吗?没有。

这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名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苏轼的性格比范仲淹要儒雅、软弱,表现的不是那么坚韧、豪迈和斩钉截铁,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苏轼后期的豁达,是经历磨难之后,追求自由的另一种表现,性格的表象变了,内核没变。

最能表现苏轼精神内核的代表作,不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而是《赤壁赋》。

《赤壁赋》最为人称颂的名句: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种风格最像谁?最像庄子!这是完全融合于大自然的一种境界,是不受羁绊的境界,是自由的境界。

△ [金] 武元直 《赤壁图》

所以,我认为,苏轼的精神内核是追求自由。

推荐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