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南好书 > 详情

《南山谣》:解构贫困农村的现代化之路

来源:湖南日报作者:黄晓阳编辑:杨雁霞2023-12-15 09:21:32

几年前,欧阳艳飞先生对我说,他计划写一部以农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用纪实的手法解构中国贫困农村的现代化之路。

贫困农村的现代化,是一个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困扰了无数专家学者,也困扰了无数政治人物,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让我意外的是,这部以《南山谣》命名的小说出版了;更让我意外的是,小说没有回避上述难题,而是迎难而上,提出了自己的并颇具建设意见的设想和方案。

《南山谣》描写了当前农村的现状,土地基本抛荒,长满了齐人高的野草,间或觅食的鸟儿飞向远方……曾经令中华民族强盛三千年的农耕文明,被打上了落后的烙印。

全国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一支以钟伟民为队长的帮扶工作队进驻南山村。工作队调查获知:农村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把土地免费承包给农民。农民是土地的承包者、使用者和受益者,但土地带来的收入较低,而且所占收入比逐渐下降,农民自然对土地进行投入的兴趣不大,土地也从当初农民的“命根子”变成了“鸡肋”。新型经营者从农民和村集体流转了土地,但其只是转租户,加上投入周期长、收效慢、变数大,对土地投入也主要放在了短期效应上。

《南山谣》通过解剖南山村这只麻雀,提出了一个严峻问题,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根,而如今,却变成了农民的鸡肋。不解决这一难题,中华民族之振兴,将会永远缺了关键一环。

钟伟民和工作队一开始把事情想简单了,希望通过经济的方式,快速实现脱贫。他们把目光瞄准了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想成为其后勤供应基地,一举扭转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村里没有成片的土地,也没有合适的人,不具备承接条件。

接二连三的失败后,让工作队逐渐明白,贫困村庄要发展产业,必须解决三大难题:第一,对土地进行确权;第二,制定合理且现代的分配机制;第三,组建适合现代发展的农业产业链。

土地确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小小的工作队,根本不可能解决,他们因此想到了一个办法,本着自愿原则,逐渐将闲置和抛荒的土地收回村集体,集中成片进行平整,作为村集体的资产。同时将村民的承包权作为股权,统一进行经营和招商,让土地不断保值增值,然后通过利益关联机制,形成村集体、村民和新型经营者共同受益的局面。

产业发展不适合边远农村,南山村要发展产业,必须融入县乡总体发展规划,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

工作队结合当地实际、县乡发展规划以及市场需求,引进科技团队进行技术论证,精心物色了产业带头人,再将扶贫资金当作引导和奖励资金,决定先扶持了通草、迷迭香、林下鸡、蛋鸡四个合作社,待条件成熟时再将部分扶贫资金以村集体名义投资入股,让全体村民都能享受到红利。

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整至关重要,好的分配机制能让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反之则会动荡不安,生灵涂炭。工作队整合了十个村的扶贫资金,建立了20万羽绿壳蛋鸡养殖基地,让每个村集体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此为基础,创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让土地、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都能产生效益,形成了资源整合的良性循环,真正让全体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要随之改变。为了化风成俗,工作队引导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设立了爱心积分超市,把需要提倡的事情都设置成了不同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日用品,从而引导人们遵规守矩,诚实友爱、向上向善。为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推行“互助五兴”,要求每位党团员联系五户村民,使南山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周亦乔和欧阳艳飞,用自己参与驻村帮扶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写出了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南山谣》,周亦乔、欧阳艳飞著,湖南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