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南好书 > 详情

如何理解哲学问题的无解和不变

来源:湖南日报作者:编辑:李意一2023-12-20 09:02:49

哲学自产生以来,其基本问题其实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因为人类的大多数问题始终没有太大变化。

甚至而言,哲学问题甚至是无解的,如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赵汀阳所说的那样,哲学问题的普遍性往往涉及无穷性。这与科学不同,科学理论、定律如果碰上一个反例,那就很可能坍塌;但在哲学上,对问题的解释,以及理论化的概括只要是有意义的,并不担心出现反例。

哲学理论、解释最担心的是自相矛盾或悖论,而这本身难以避免。赵汀阳解释说,哲学理论或多或少带有某种自相关性或基于循环解释。但要避开这样的自相关、循环解释,让哲学理论、解释变成不容置疑的定论,那就是要加设一些前提,使之意识形态化。

哲学的专属方法,可以包含逻辑和博弈论等通用方法,也可以单指怀疑论、先验论证、辩证法、现象学、哲学逻辑。赵汀阳在其所著的《方法与问题》书中,谈到了他是如何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学到了方法,也就是打破了学院哲学传统,跳过对哲学史的研究而直接探析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

△《吾道文丛·方法与问题》,岳麓书社出版

书中指出,维特根斯坦发明的“游戏”分析,试图分析游戏如何在互动行为中得以建构,探究规则的生成、遵守和改变,或者规则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和合理性,这就有助于理解有丰富变量的生活事实。

“哲学潜在地存在一个根本的道路分岔,寻求必然性的哲学与思考可能性的哲学是不同的道路”。赵汀阳指出,希腊-基督教框架的哲学几乎都在寻求必然性,而在中国先秦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其实与可能性哲学具有暗合的关系,比如《周易》就提出了变易与均衡的思想。

实际上,揭示生活意义,发掘生活、行为指向的价值,选择生活方式,之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回归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品读,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此。

哲学是反思,不可能接受任何预定立场。这也意味着哪怕是一些确定性的结论,一些存在的事实,也可以作为反思的对象。赵汀阳说,我们并不是要否认立场、价值观念的存在,而是要避免提前宣告对于具体问题的答案,拒绝先入为主地给自己的思想加上限制。

真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往往需要动用专门知识,将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建立模型来分析解决。这也是哲学赋予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一方面确实高度有效,但另一方面“对于波动性的、不确定的事物或者难以分解的总体性问题就无效了”。赵汀阳还指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几乎每个学科都在自己的视域范围内自信地解读、解释、解决问题,但却未能真正意义上减少或消除问题,甚至还成为很多新问题的起点。

而且,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等综合型、复杂型危机风险事件都证明,在每个细分部件、过程中不存在问题,并不等于其总和、总进程不会出现问题。这也是书中提及的要建构对问题和解释建立总体建构的“思想地图”的意义所在。而在此前提下,分析和解决问题所需的模型,仍需牺牲复杂度,进行必要的简单化,但需要“大致保值”地建立与真实问题之间的映射,确保真实世界里最重要的博弈问题没有被省略。

推荐阅读

《吾道文丛·方法与问题》

赵汀阳 著

《吾道文丛》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

《方法与问题》是赵汀阳先生的学术自传,由两篇自述与两篇访谈组成。在自述中,作者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哲人,是如何注意到方法的重要性的,有了方法,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对问题进行反思。在访谈中,作者介绍了自己过去以及现在正在研究的问题,并就自己的哲学转向做了一个说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