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作者:周熠编辑:杨雁霞2024-05-28 14:17:46
《深爱张家界》/欧阳斌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
认识欧阳斌老师是在11年前,那年他出版了第二本诗集《最美湖南:锦绣潇湘的诗意解读》,我是责编。这是一本用诗歌来抒写和推介湖南十四个地州市的山水和人文的集子,诗人用他粗犷的诗语,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诗歌中流淌的都是他热爱湖湘的赤子之情,是他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所感受到的山河之美、山河之重、人文之可贵。在他的诗歌中,他就是一滴水,融入湘江;他就是一抔土,融入南岳;他就是一朵花、一棵树、一片竹……
风景与生命相融,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份本真之美——这是欧阳斌老师的诗歌最打动我的地方。诗歌是他的“一亩三分自留地”,他勤于耕耘,乐于耕耘,收获的则是精神的愉悦。
情感自留地
收录在《深爱张家界》中的《两地书》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诗人用《如果时间宽容了我们》来表达他珍藏在心中的地老天荒的爱情:我已做好了准备,如果时间宽容了我们/不再计较我们曾经的浪费与挥霍/让我们像两棵树慢慢变老又慢慢变青/像四季的轮回,像河水的倒流/我就准备宽容时间,忘记时间在我们身上曾经动过的刀子/忘记我们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如果时间继续宽容我们/我就准备返老还童,再变成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傻子/还是在南岳那个牌楼的旁边等你/一千年、一万年,那都是很短的时间/我就将所有的杂念都去掉,只存一念:等你再现。
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表达的真情:不忸怩,不虚华,看似直白却韵味悠长,粗犷中的细腻别有诗意。在其中,我品到了“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冲淡之美,我更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有趣的灵魂需要充沛的情感来滋润。现实生活中,多少人被日常按部就班的工作消磨掉了对情感的感知力?观照我自己,我能明确感知到那份力量如今如此微弱。而诗人天生就是情感充沛的,诗歌是诗人的一块情感自留地。
认知自留地
欧阳斌老师在《深爱张家界》的自序中说:“对于什么是好诗,我研究不多,但‘诗言志’‘诗言情’这样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他推崇的是“我笔写我心,我愿意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我,而不是一个‘戴着面具’,含糊不清的我。”
本真,是他的诗歌给人的强烈感受;诗歌,是他的认知自留地。刚到张家界,他写下了《宣誓》,表达的是对履新的认知。在《天门山·读云》中,他借云来论人:重者山,轻者云。因为重,山不动;因为轻,云常舞。这都只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山不知其重,云不知其轻。说山重因而看重山,说云轻因而轻视云,这都是人的选择,非山与云的本意,与山和云无关。与其说这是对山与云的认知,不如说是对自我与世俗的认知。
心灵栖息地
为什么要写诗,且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除了表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这是欧阳斌老师的一块心灵栖息地。《深爱张家界》中,收录了他的《如果我有一亩三分地》,在其中,我感受到了诗歌在他生命中的分量:一亩用来种谷,三分用来种花/民以食为天,谷必须比花多上三成/一亩用来种情,三分用来种爱/情有万千表达,爱只属于我深爱着的那几人/一亩用来种诗,三分用来种文/诗是我的偏爱,写不写得好那是另外一回事/除诗之外,其他的体裁我都称之为文/当然需要,分量可轻……
《深爱张家界》彰显了文学的魅力。诗人笔下,奇山秀水、历史人文、工作生活皆有诗意。山水是自然而纯粹的,欧阳斌老师的诗歌如同他笔下的山水,也是自然而纯粹的——时而挺拔、时而缠绵。他写诗“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一种“薄言情晤,悠悠天钧”的自然之美。这种淳朴自然是亲近读者的,甚至具有疗愈作用。石继丽老师坦言:也就是在整理欧阳斌的诗歌的过程中,意外地寻找到来自真实生活的微光,是这些诗歌像中药治愈了其精神焦虑。我想,这也是我们出版这本诗集的意义之一吧。尘世纷扰,总有一方净土让人向往,欧阳斌老师找到了他那块土地,何其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