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杨永真编辑:杨雁霞2025-11-12 15:28:00

读书分享会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2日讯(通讯员 杨永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1月11日晚,当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的诵读声在湖南交通职院的产教融合楼响起,智能交通学院60余名师生以一场“让清风拂过书页,听青年畅谈廉心”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向文学经典致敬,开启了一次关于理想、品格与担当的跨时空对话。
打破次元壁 让经典书目“活”起来
谁说分享经典就得正襟危坐?它可以是一场围炉夜话的思想碰撞,一次源于著作的戏剧演绎,也可以是一趟追寻作者足迹的文化行走,通过互动、体验与共创,让经典与当下生活深度链接,激发新的思考与共鸣。
同学们自编自导的廉洁主题短剧《权力的代价》,巧妙地将荧幕中的反腐风云“搬”进了校园日常。“学生会换届选举中的小动作”“学生干部面对诱惑的抉择”等情节让台下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校园与拒腐防变并非遥不可及,廉洁奉公的底线就藏在日常小事的选择与坚守之中。
分享者刚刚解读完古代为官之道,现场秒变“问答直播间”。有同学犀利发问:“如果古代‘公生明,廉生威’遇到现代的‘圈子文化’,该怎么办?”“古代的清官标准在今天还适用吗?”尖锐的问题与真诚的探讨碰撞,让古老的箴言在现实的思辨中焕发新生。
在谈及焦裕禄精神时,活动进入了最活跃的“竞猜”环节。“他,是晚清名臣,籍贯湖南益阳。忧国如家为己任,不取一钱以自肥是他一生的写照。”“他,是一位援藏干部,他收养了三个孤儿。他的遗物中只有八块六毛钱。”“他,字汝贤,号刚峰,明朝著名清官,被百姓誉为‘海青天’”……随着一个个提示关键词不断抛出,历史与当代的廉洁楷模形象在同学们脑海中逐渐鲜活。
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让清澈“廉”心照亮未来
“从《长安的荔枝》到《曾国藩家书》,分享者们另辟蹊径,不谈宏大的廉洁理论,而是聚焦于小细节——前者是‘一事功成万头秃’的基层执行力,后者是‘修身齐家’的日常功课。践行廉洁就在对专业的敬畏与对家庭责任的担当里。”这是李同学对这场读书会的感悟。
情景短剧《权力的代价》则演绎了学生干部在人情与规则间做出错误选择并最终受到处分的故事。“短剧以案示警,让我们明白必须公正、透明、廉洁行使小微权力,规则的底线不容触碰”,宋同学观剧后深受触动。
智能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戴虹波对这场关于廉洁的青春思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同学们勤读廉洁之书,常思修身之道,勇担时代之责,不断加深对廉洁文化丰富内涵的理解,将崇廉、尚廉、践廉的理念根植于内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