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湖湘文化 > 详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家山” 汪涵王跃文对谈《家山》背后的乡土情

来源:红网作者:蔡娟 李丹 王长吉 陈啸鼎编辑:王津2023-04-13 19:59:26

LEE_7546.jpg

4月11日晚,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做客作家王跃文抖音直播间,对谈《家山》创作与他们心中的家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李丹 王长吉 陈啸鼎 长沙报道

王跃文是千万读者都分外熟悉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收获了读者们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时隔近十年,王跃文再次写出一部54万余字的长篇新作《家山》。2022年12月,这部力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

《家山》出版短短三四个月,先后荣获一系列奖项,有《收获》文学榜长篇小说榜、“人民文学出版社二十大好书”、“文学好书榜2022年度榜单”、“中国好书2023年1-2月榜单”等等,各界好评如潮。

4月11日晚,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汪涵做客作家王跃文抖音直播间展开对谈,畅谈王跃文长篇小说《家山》创作背后的故事与他们心中的家山。此次直播活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抖音集团主办,由长沙市新华书店乐之书店一中店提供场地支持。

整场直播围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家山”的话题展开对话,参与人数众多,相关话题频频引发网友和读者互动,气氛十分热烈。据悉,王跃文直播间观看量达到137万人,为当日直播顶流,在抖音“大有学问”活动中,让更多的读者领略两位大咖的真知灼见。

由溆浦到沙湾,在历史深处找寻“乡土中国”的原生态

汪涵在提问王跃文创作《家山》的缘由和过程时提到,《家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沙湾的村子,原型是王跃文的家乡,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这里也是中国2300多年来最早的文学地标之一,因为屈原曾经在这里流放长达九年时间,楚辞名篇《离骚》《九歌》都是他这个时期写下的。因此这里也是王跃文文学写作的原乡。

mmexport1681357100488.jpg

汪涵、王跃文对谈现场。

“《家山》最早的写作动机就是我读王家的家谱。”对谈中,王跃文回忆,十多年前,他在一个深夜翻看溆浦老家的王氏族谱,其中记载了祖辈、父辈走过的路。“特别是读到1949年4、5月份,村里的一位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地下党的老党员,他组织发起一次革命武装,迎接解放大军,这支革命武装后来加入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这在党史上都是可以查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非常触动我。我觉得我的先辈们太牛了,应该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

王跃文坦言,他从小在乡野间长大,各种农作物、动植物、生产工具、时令节气都和生活息息相关,他心中拥有的世界因此而丰富。虽然乡村生活是最熟悉的,最有入骨入髓的体验,但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以来,乡村生活经验从未进入过他的创作视域,直到“四十岁以后,记忆中乡村的人与事朝我扑面而来”,他对生活的理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溆浦文风很盛,不光表现在文学创作的队伍,当地文学创作的人特别多,还表现在文学读者。像我的书,全国各地读者朋友对我都很支持,但我自己的故乡的读者朋友对我更加支持,只要我一出书他们都会去买。我们当地对屈原的尊重,除了在读书人中间从古至今传承,民间生活也是一样,比如溆浦当地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活动,吃粽子、划龙舟的氛围非常浓郁。到划龙舟的时候,我们村跟旁边的村,几千年下来一直都是互相挑战的。”

mmexport1681357097328.jpg

王跃文《家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

汪涵也感慨说,作为“70后”,他在生活、工作的接触中,对乡村乡情也有很深的印象。比如端午节乡村之间的龙舟赛事,虽然它是一种很民间的赛事,但是参与村民的热情、对于胜利的渴望,好胜心的表现等,都彰显出最原汁原味的乡土味道,这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当地人对屈原的凭吊传统,是生龙活虎的人间烟火,更是一种浓郁的乡情。

王跃文表示,乡村是最大意义上的中国,真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乡村,而不是在城市。文学表现好了广大乡村,就真正表现好了中国和中国人。他重新审视和领悟家乡充满灵性的山水风物,含蓄敦厚的情感方式,质朴纯真的人情人性,重义轻利的乡村伦理,这一切都进入到《家山》中,成为他“乡土写作”的宝贵经验。“所以这个小说创作过程中,我刻意要回到原生态,回到日常,回到真实的生活本身,呈现一部我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史、乡村民俗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用一个乡村去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

由一村之隅到时代变迁,呈现丰富辽阔的历史画卷

《家山》以王跃文的家乡溆浦为原型,虚构了一个叫沙湾的村子,主要描写了十个家庭五代人,五代人是按族谱排列的,按“远扬修齐有”这个字辈排下来的,写这些人家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的婚丧嫁娶、命运变迁。

《家山》是一部表现、描写乡村文化、乡村伦理下人性善恶自然消长的文学作品,看似写的是一村之事,其实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根脉。它包含血缘亲情、伦理规范和价值恪守。为了创作,这十年间,王跃文搜集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方志,多次重返乡间田野做实地勘察,娓娓道出那些鲜活的故事,写到动情处多少次泪湿衣襟。

在《家山》中,也有很多人情的美。比如多年当兵打仗的劭夫返乡探亲,到了村口下马田就规规矩矩下马牵着马走,碰到每个村里人都按辈分恭敬招呼,无论贫富。还有像沙湾流传着很多俗语乡谚:“拖檐底下定规款,见不得人。”讲的是做事要一碗水端平,要有公道。比如“坐得黄包车,颠得屁股肿”,讲的是人要本分不逾矩。王跃文回应,这些规矩和俗语乡谚,都是沙湾人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充满了一种民间幽默和智慧。

LEE_7576.jpg

汪涵、王跃文为读者签赠《家山》。

在角色塑造上,汪涵和王跃文探讨了慈善有德的乡贤佑德公,恭顺有礼的有喜,“尖小”的村长修根,“乡约老爷”桃香,吃橘子分不清瓣瓣的保长扬高,闷声不响一身武功的四跛子,游手好闲到处惹事的五疤子,还有更夫“梆老倌”,心里常打小九九掌管鱼鄰册书的知根老爷齐树。这些人物细节的描写颇具神韵,《家山》在塑造人物、捕捉细节、营造情境、描写景物、烘托氛围方方面面匠心独运,追求“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蕴藉”的中国式美学意境。

方言写作也是《家山》创作的一大特色。汪涵以民间语保人的身份,在谈及乡土文学和方言传承时认为,《家山》让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即使是不熟悉溆浦方言的读者,不但能读懂,还非常有韵味。对此,王跃文也是非常自信。当他把人物置身于家乡的地域文化背景之下,笔下人物的习性、声口和形象,都是当地的风俗风情和山水阳光陶冶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他们有自己的语汇、修辞和幽默。王跃文说:“我使用民间语言的时候,学到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词汇、修辞,而是家乡人物的神态、腔调、笑貌,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等,这些都通过他们的语言活生生逼到眼前来的。”

汪涵发现,《家山》中描写了许多时代大变局,比如抗战爆发,乡村里抽壮丁、征税等事件的发生,使得村民的生活、命运都出现了转折。小说在静水深流的田园生活的诗意描写中,不时鸣响着命运的变奏。王跃文认为,作品之所以能将族群凝聚在一起,是因为书中的人物“识好歹、知善恶”,这是《家山》展现给我们的乡村伦理和乡风民俗。

谈及《家山》的创作初衷,王跃文说,“《家山》不遵循单一线性叙事逻辑,也不注重简单的外在冲突,而是回到原生态、日常和真实的生活,深描细述寻常百姓的烟火人生,以一村之隅展示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正像佑徳公家娘井的水会流到长江和东海,沙湾村父老乡亲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连着波谲云诡的时代和灾难深重中浴火重生的中国。我力图把这部小说写得扎实、丰富、辽阔,追求我理想中的史诗品格。”

世界读书日临近,王跃文也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历与感悟,“我最早爱上阅读是因为对阅读的饥渴。那时候在乡下,没有太多阅读条件,除了学学课本,几乎没有别的书。当时,只要有连环画,我就拿来读,当时有一个好处,几乎所有的名著都被改成连环画。我第一次读正儿巴经的小说,那时候我字还认得不全,在我哥哥的床头看到一本书,竖排的,封皮都没有了,看了以后好像感觉在谈恋爱。当时不懂,为什么女的她也写成“他”,后来才知道这是《红楼梦》,那是我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真正开始读书多一点是后来上大学,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养成以后对人终生受益的。我现在有一个习惯,像文学作品的话,除了新出来的好作品之外,我也会经常重读经典,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