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作者:编辑:杨雁霞2023-12-27 14:20:55
如果要在浩瀚的中国历史中,找寻一位诗人来疗愈人生的不如意,这个人的名字一定是苏轼。
在苏轼64年的生命旅程中,有自由包容的母亲、慈爱严厉的父亲、正直可爱的弟弟、相知相爱的妻子、肝胆相照的朋友……以及半生贬谪足迹遍布半个大宋的艰难历程。
△ 《苏轼的朋友圈》,岳麓书社出版
《苏轼的朋友圈》一书,分为七大主题,以亲情、友情、师生情为主线,一起汇成了聪慧、率真、知足、乐天的苏轼。苏轼一生中所遇见的重要人物,你都能在这本书里看到。
那些“患难见真情,生死定至交”的故事,带我们感受苏轼“从容应对,随遇而安”的人生哲学。纵使岁月的失意、困苦不能避免,但至少我们可以增加自己面对它的智慧。低谷的时候,想想乌台诗案;焦虑的时候,看看黄洲突围;失意之时,读一读赤壁赋;得意之时,念一念“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你会发现眼前的困苦、烦忧,都变得轻盈了起来。
一千年来,苏轼以快乐的形象,疗愈了无数中国人。但面临人生的浮沉,他也有害怕、担忧和谨慎。比如大家都知道,苏轼的官场生涯屡遭贬谪,但在前43年他都过得顺风顺水。因乌台诗案,首次遭遇官场折戟。因为此前人生太过顺遂,当得知自己性命堪忧时,苏轼非常担忧和恐惧,写下两首绝命诗交代后事。
第一首写给弟弟苏辙,情真意切,手足情深跃然纸上。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第二首写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满怀不舍与愧疚,同时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希望能将自己安葬于苏杭。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经此一险,日后他在给好友写信吐槽自己时运不济时,也会偷偷叮嘱好友,看完后马上烧掉。
晚年,他专门留给儿子一幅背面图,希望儿子接受他的教训,引以为戒“慎言语,节饮食,宴寝早期”,宁愿庸碌无能,也不要重蹈自己覆辙。
透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苏轼从坎坷和苦难中生出的人生自洽。
这本书也会让你直观了解苏轼人生哲学蜕变、淬炼的过程。
苏轼一生交友广博,正是这些或温情、或敌对的人物相遇,一起促成了日后豁达、乐天的苏轼。
出身名门的王巩,因救助苏轼,受乌台诗案牵连受到被贬岭南的重罚,却依旧对苏轼毫无埋怨和疏远,甚至第一时间关心被贬黄州的苏轼。欧阳修屡次提拔苏轼,希望他接替自己成为文坛盟主,并对着自己儿子发出感慨:30年后没人会记得我,就因为有苏轼这个人啊。透过这些鲜活的人物,我们能看到无论得意或失意,苏轼的人生从不缺乏最坚定的支持和陪伴。
正是这些无条件给予他最多包容和理解的家人、朋友、恩师、弟子……让他在被贬海南儋州,深知此去很难活着回到中原,却依旧可以以自嘲的心态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大宋文化的精英群像,更是可以看到足以抚慰一生的人间温情。
除了故事的精彩、人物的鲜活,这本书的内容也很专业。这本书也是著名的文史作家郭瑞祥耗时10年的心血之作,全书故事,无一字无出处,无一事无来历。
比如,《水浒传》中记载,曾为苏轼手下小吏的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被端王看中(后来的宋徽宗),从此权倾天下,坏事做尽。但在这本书里,作者告诉我们,那些关于高俅的故事,多是小说演绎,在真实的历史中,高俅算不了大人物,没有特殊的贡献或劣迹。而且高俅得势时,苏轼已经去世,他不忘旧恩,对苏轼后人多有照顾。
同时,作者也会依据史实记载,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推演。
比如南宋《诗赋》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性命忧危,已经罢相隐居江宁的王安石曾进呈奏章,向宋神宗说情:“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而在作者看来,以王安石的地位声望,如果真的有营救苏轼的言辞行动,当见之于正史。在此之后,苏轼见王安石也未有感恩之语,因此这段记载似不可信。
许多课本中常见的名篇,作者也结合创作背景为我们做出深度分析。在了解这些诗作和创作背景的过程中,我们能清晰看到苏轼面对人生的心态变化。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还感叹时光流逝、功业难成、人生如梦。短短几个月过去,《赤壁赋》中,苏轼就已找到了如何面对人生壮志未酬境遇的答案,那就是顺其自然,把握当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虽然不是人间富贵,但赏心悦目,这就是造物主最好的安排。
△ [金] 武元直 《赤壁图》
无论你是挚爱苏轼的东坡迷,还是身处低谷、彷徨,渴望在跨越千年的灵魂交汇中,获取几多慰藉和人生智慧,这本书都会给你不一般的阅读体验。
推荐阅读
《苏轼的朋友圈》
郭瑞祥 著
诗友、书友、画友、酒友、驴友,无所不有;诗词、书法、绘画、吃食,无所不谈;天生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大诗人、黎民百姓的好朋友都不足以概况这位大宋天才。
本书以苏轼的“朋友圈”为观察点,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从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米芾、秦观、黄庭坚等众多北宋人物入手,展现苏轼与大宋三十多位文化精英的命运交织和人生纠葛。作者细致地按照时间脉络,结合苏轼当时所处的境况遭遇,解读苏轼的诗词作品。通过苏轼与家人、师友、知己、政敌、弟子等人的社会交往,读者可一览北宋文人圈的艺术生活,窥见“乌台诗案”牵涉的诸多往事,充分了解苏东坡人格魅力和极其丰富的一生,在“群狼环伺,步步惊心”的北宋政治中,看苏轼如何展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