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农家书屋作者:编辑:杨雁霞2025-08-04 17:18:07
夏夜的风拂过稻田,捎来的不只是稻穗的清香,更有农家书屋里流淌的墨香。在湖南的广袤乡村,一间间农家书屋正悄然变身,成为承载知识、传递温情、凝聚力量的文化驿站。它们不再是静置的书架集合,而是以鲜活的姿态融入乡亲们的生活,让阅读的种子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让文化的光芒照亮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浏阳:“油茶小镇”有个“农+”书屋,多元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镇头镇金田村农家书屋内,一场书香浓郁的亲子阅读活动正在进行。此时,窗外鸟鸣声声,栀子花香阵阵,与室内琅琅书声相映成趣。
除了肩负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使命,金田村农家书屋还与当地油茶产业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实景科普、技术实践等活动,构建了“1+N”阅读矩阵。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让油茶果成为了帮助村民致富的“黄金果”。
村上企业还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立了“校地合作”,建立起大学生实践基地,开辟了试验田,高校教授、学生走入田间地头,村民可以边学边做,还能在金田书屋听到院士讲座、学到知识,实现了“书香金田”和“油茶小镇”的双向互动。
多个平台建在一起、用在一起,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建立农家书屋,关键在服务于农、赋能于农、致富于农。在书屋探索和打造的过程中,既破除了与村民交流的障碍,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又架起了村民与知识的桥梁,让小书屋发挥大作用、小空间服务大平台、小产业促进大发展。
岳阳:第六期谷雨少年文学讲习班开班
8月1日,2025届第六期谷雨少年文学讲习班在万庾镇兔湖垸村正式开班,32名怀揣文学梦想的青少年学员齐聚一堂,将开启为期10天的文学浸润之旅。
本次讲习班延续了谷雨少年文学院的专业办学传统,教学团队由省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及县内优秀语文教师共同组成,将通过系统化课程与特色活动,助力学员提升文学创作能力、独立生活素养与文化感知力。
谷雨少年文学院由县文旅广电局指导,县文化馆主办,县作家协会与万庾镇免湖垸村委会协办,县文化馆兔湖垸分馆和谷雨文学社承办,是面向全县青少年的公益性文学培训平台。作为华容县文学后备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多年来,该院坚持每年暑期选拔约30名学员,通过经典研读、田野采风、创作实践等丰富形式,构建起“读、写、生活”三位一体的文学教育生态。
韶山:杨林乡“非遗”夏令营精彩纷呈
近日,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匠艺愈心”志愿服务队来到韶山市杨林乡,与这里的留守儿童共同度过“非遗”夏令营的难忘时光,一起在“非遗”的文化氛围中学习、成长。
7月15日,是“匠艺愈童心·非遗筑乡梦夏令营”的第一天。当天的课程是传统插花体验活动。老师在屏幕上播放对比照片,引导孩子们观察中式插花与西式插花的异同。随后,他们将向日葵、玫瑰等鲜花分发给小朋友,告诉他们主花、次花的区别以及插花的层次等知识。
在老师们的指点下,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插花作品。他们将写有祝福语的书签插入花泥,还给自己的作品取了名字。
据了解,在随后几天的活动中,志愿者还将带领孩子们体验沩山制香、传统剪纸、蓝印花布、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帮助孩子们提升动手能力,在玩耍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志愿者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帮助孩子们对非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期待在这次夏令营中,与孩子们一道,收获更多精彩。
韶山:“书香假期成长营”里的文化传承课
为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韶山市文化馆、图书馆于7月15日至24日期间,精心策划了非遗讲座与非遗剪纸体验活动。两场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近非遗、触摸传统,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文化认同与乡土情怀。
两场活动为孩子们埋下了一颗热爱非遗、传承文化的种子。它们不仅让孩子们读懂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历史厚度,更在心中播撒下对故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如孩子们在活动反馈中所说:“原来韶山有这么多了不起的文化!”
未来,韶山市文化馆将继续深耕非遗的挖掘、保护与传播,通过更多贴近青少年的活动形式,让韶山热土上的优秀文化基因代代相传,让传统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祁阳:从乡村书屋到全民阅读的文化图景
祁阳市七里桥镇吴家坪村的广播里,孩子们的朗读声常伴着稻香传出:“稻香书声,有声伴读,让阅读温暖乡村!”这间曾因书籍陈旧、管理松散沦为“摆设”的农家书屋,在“90后”村支书漆倩接手后焕发新生——募集2000余册新书、设“阅读角落”、办“周末阅读陪伴”活动,如今成了村民学知识、聚人心的“充电站”。
全民阅读的热潮在特色活动中持续升温。世界读书日前后,16万师生齐诵《论语》的声浪响彻城乡;“小满”读书会里,12所学校师生结合食品安全教育传递健康理念,41所学校的“小主厨”现场展艺,让阅读与劳动教育自然融合。依托二十四节气打造的“爱・悦・读”品牌更具巧思:大唐中兴颂摩崖石刻前,浯溪三中学子的经典诵读吸引4000余人参与;白水镇“纺织小镇”里,“大雪”读书会用情景剧串联纺织技艺与节气文化,让书本知识走进现实。2025年“大雪”读书会以“人才培养”为主题吸引15万师生线上参与,“春分”诵读大赛让8000余人共品本土文化,“节气+阅读”模式,让阅读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纽带。
从田间到社区,从校园到车间,祁阳正以阅读为线,编织全民参与的文化网络。正如漆倩所说:“当看到孩子们捧着书眼中有光,就知道所有付出都值了。”这份浸润人心的书香,正成为祁阳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推动乡村振兴与城市文明建设稳步向前。
浏阳:从 “半条被子” 故事看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
7月16日晚,龙伏镇达峰村农家书屋内举行亲子阅读和读书分享活动,50余名家长和小朋友参加。镇党建办干部李世亚以《从半条被子看百年初心 ——感悟总书记足迹中的徐解秀之问与黄文秀之答》为题,深情讲述“半条被子”故事与时代楷模精神,串联起共产党人不变的为民初心。在知识抢答环节,老少踊跃参与,积极争取奖品,趣味十足,十分热闹。
祁阳:五塘冲村“书法班”妙笔写文明
近日,在祁阳市大村甸镇五塘冲村农家书屋,书法志愿者们轮流上阵教学。他们从“永字八法”的起承转合讲起,再到章法布局的疏密错落,耐心指导每一位孩子。
地处山间的五塘冲村虽地处偏远,却藏着一群热爱笔墨的村民。村里具备一定书法水平的村民有10余人。村支书黄长春是祁阳市书法协会会员,他不仅自己热爱书法,还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他牵头组织书法爱好者,将村委会打造成“文化阵地”,原本朴素的墙面,如今挂满装裱整齐的书法作品,既有经典诗词,又有贴合乡村生活的自创短句。村民黄方军说:“每次来村委会办事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墙上的字,感觉连空气里都飘着文化的味道。”
五塘冲村还将书法与禁毒、防溺水、移风易俗等重点工作融合,组织志愿者把宣传口号写成书法作品,既传递安全防范知识,也播撒文明新风。每年春节,志愿者书写春联免费赠送,“送春联”成了村里独有的春节传统。因为书法,村民生活变了样:农闲时打牌酗酒的没了,邻里关系更和谐,文化素质也提高了。
湘乡:农家书屋成留守儿童“暑期乐园”
书声琅琅,笑语阵阵。这个暑假,湘乡市虞唐镇长青村的农家书屋悄然变身,成为留守儿童的日间托管中心和快乐学习营地,有效破解了农村家庭暑期“看护难”的痛点。
走进长青村农家书屋,10余名不同年龄的孩子或在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下认真完成暑假作业,或沉浸在绘本故事中,欢声笑语让原本静谧的书屋充满活力。书屋每日9点至18点开放,设作业辅导区,由大学生志愿者答疑解惑、陪伴阅读,孩子们还能读书、做作业、玩游戏,在专注温馨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从无人照看的“放养”到有学有玩的“托管”,长青村农家书屋用书香与陪伴,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安全、有趣的暑期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