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蔡娟 尹梦娜编辑:曾小颖2025-08-05 19:20:10
《国乐风华》新书揭幕。
红网时刻新闻8月5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尹梦娜)以乐为媒,让千年国乐焕发时代新声。8月5日,《国乐风华》新书发布会暨钢琴捐赠仪式在长沙博物馆举行。《国乐风华》这部系统梳理中国数千年国乐脉络的精品力作,首次与读者见面。
湖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湖南出版集团、中南传媒相关负责人,著名作家王跃文、书法家胡紫桂、湖南省音协主席邓东源、岳麓讲坛坛主陈飞虎、画家易丹等文艺界名家,与百余名读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书首发。活动现场,还向长沙博物馆捐赠了艺术钢琴,为“艺术之城”长沙再添文化活力。
一部国乐简史,赓续中华文明基因
《国乐风华》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奏员张音悦主编,陈依美智、王昌俊等编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全书从国乐产生发展的历史、传统乐器的分类和国乐经典曲目赏析三个方面,介绍和推荐“国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是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践行,让国乐成为联结历史与当下、专业与大众、民族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国乐风华》新书亮相。
发布会突破传统模式,通过“对谈+演奏+导读分享”的沉浸式形式,打造多重艺术维度的体验。
名家对谈环节,王跃文从音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构成、与文人的关系、具备现实主义传统等方面,解读文学与音乐的关联。他强调,中国自古是“礼乐之邦”,中国传统音乐主要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构成。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同音乐关系密切,如孔子、蔡邕、白居易、王维、苏轼、竹林七贤等。
王跃文举例说,孔子称自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音乐让他最后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格健全的人;中国音乐虽抽象,但深植于现实,《潇湘水云》抒亡国之痛,《黄河大合唱》在民族危亡时刻鼓舞士气、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抗日力量。“推广民乐,对我们整个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名家对谈。
胡紫桂则从书法家角度畅谈民乐传承,诠释书法韵律与民乐节奏的同源之美,并分享了他在阅读《国乐风华》后的感受,称这本书刷新了他对国乐历史的认识。
“我经常到世界各地演奏,非常希望能够创作一部介绍国乐的作品,让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新书主编张音悦表示,作为民乐的传承者,她感到越来越有文化自信,为国乐融入世界大舞台感到深深的自豪,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国乐风华》这本书感知中国音乐、中国文化的魅力。
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出版人,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赓续湖湘文脉的使命,《国乐风华》是具备“双效”潜质的好选题。
现场奏华章,千年遗韵华彩绽放
创新演绎二胡名曲《蒙风》。
活动现场,来自湖南省歌舞剧院艺术培训中心的孩子们带来诗朗诵《如果没有李白》。青年古琴演奏家贝佳演奏琴曲《酒狂》,空灵音色再现魏晋风骨;琵琶演奏家陈依美智与旅美青年钢琴家吴杭励合奏《云想花想》,文曲之柔美与武曲之张扬在乐曲中充分融合;长沙市音协笛竹笛学会副会长王昌俊演奏《姑苏行》《喜相逢》;《国乐风华》主编、二胡演奏家张音悦携吉他演奏家李庆、大提琴演奏家索青创新演绎《蒙风》,将民族音乐特色与西方音乐元素相融合;民乐合奏《赛马》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邓东源表示,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之根,张音悦主编《国乐风华》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陈飞虎认为,该书结构具备系统性,能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音乐修养书。易丹现场赠送题有“音者悦己利他,懂得便是温暖”的画作。
活动最后,长沙音乐家协会与利水绿色能源集团负责人现场向长沙博物馆捐赠钢琴一架,实现“艺术为民”的落地转化。
此次活动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湖南省歌舞剧院、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沙博物馆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