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详情

《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出版 叩问中国文化精神密码

来源:红网作者:蔡娟 袁理编辑:杨雁霞2025-09-04 18:16:22

微信图片_20250904173609.jpg

近日,《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由岳麓书社出版。

红网时刻新闻9月4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袁理)近日,已故著名哲学家韦政通的作品《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由岳麓书社出版。该书集韦政通四十余年研究心得,系统讲述孔子思想的形成过程与核心精义,旨在还原一个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中坚守理想却屡屡碰壁的真实孔子,探寻其思想成为华夏文明两千年精神内核的核心秘密。

韦政通(1927—2018),著名哲学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新竹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过30多种哲学、思想、文化类专著,如《中国思想史》《先秦七大哲学家》《儒家与现代中国》《思想的探险》等,编写有《中国哲学辞典》。他对孔子、荀子、朱熹等人及中国思想史的系统研究,新论迭出,受到海峡两岸哲学界的广泛关注。

韦政通深具忧患意识,明确指出在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现代社会,孔子的“成德之学”及其对道德主体性的自觉,将在21世纪人类精神重建中扮演关键角色。国学大师柳诒徵称“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钱穆誉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圣人”;韦政通则强调孔子“在中国文化极具关键性的转型时代,扮演了承先启后的关键性角色”。

本书紧扣《论语》文本,结合古史研究新成果与西方诠释学视野,系统阐述孔子思想的形成过程与核心精义。作者特别聚焦孔子思想的核心——“成德之学”,深入剖析其三大支柱:修身(成德的工夫)、君子(成德的理想)、以身作则(成德之教),揭示修身是孔学命脉、君子人格养成是儒家精神命脉的内在关联。书中专章探讨孔子与传统的关系、其身处的大崩坏时代(王纲解纽、道德败坏、战争频繁)及其与鲁国政治的互动,展现孔子如何在传统中开辟出人文新天地。《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全文语言流畅,兼具学术深度与深切时代关怀,书前附精修彩插,书后附孔子年表。

《孔子传:华夏的崩坏与新生》已于近期上市,可在各大平台购买。这部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力作,将带领读者进一步理解孔子思想、叩问中国文化精神密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