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集悦读作者:编辑:杨雁霞2025-10-31 17:33:29
遵循因果法则行事,我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但跟我的老师比起来,我还是个“弟中弟”。当年我的老师在深圳讲课,有位朋友态度傲慢地发问,我的老师开口就说:“傲慢的女人娶不得。”这是公开课,上百号人在听,老师这是人设不想要了,好在这个朋友很有涵养,她就问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么问的时候,她的态度已经平和了,这时候我的老师说:“因为傲慢的男人连活着都不配。”朋友一听,原来如此,舒服了。
他老人家就是这样,你傲慢,他针锋相对,你的心转了,他立刻就转了。这就是把因果法则作为自己的道去度人的老师。我做不到他这么刚烈。老人家把自己当药了。你上火,他是黄连;你气虚,他是人参;你谦恭求学,他是菩萨;你傲慢、自以为是,他是魔鬼。
很多坏人是好人养出来的。有时候严师出高徒,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跟过很严厉的前辈,当时恨死他了,很多年后你却开始感激他。弱小的时候,我们会喜欢那些对我们展现温柔的人,当我们真正成长了,才会感激那些看似无情却在教我们理解底层规则的人。两种爱的表达方式,本无对错,但用在企业管理的时候,要尤为谨慎。做企业就是做企业,不要把做人的很多东西带进去。

所谓大爱无情,是指我们把社会的底层规则和本质呈现在人心和事情里面。要去看社会的底层规则和本质,面对这个东西讲感情,是一种愚蠢。
关于遵循因果法则行事,我再分享一个例子。有一次在腾冲承启园上课,我驱逐了一个学生。他目中无人,我忍无可忍,让他走人。他说想两天后走,因为有个工作要处理,我让他马上走。做出了对我们不尊重的因,我们还尊重你,表现得像个好人,我做这种好人有何用?我要做一个正常人。你不爱我,我必定不爱你。这么做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口碑呢?太贪了吧,竟然要求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喜欢你。我没有这种贪心,不会想着给他留个好印象一一听起来留个好印象也不错,却要花我们的注意力,这就得不偿失。
注意力是生命,是我们这一辈子的生命。我们如果还能活十年,就是三千六百多天,活三十年,就是一万来天,为什么要把注意力放在希望被我们不喜欢的人的认可上?

那个学生拉着行李要走了,有人问:“老师,你要不要送一下?”我说:“这里还留着几十个人,我不把注意力分配给这些人,却要分配给那个要走的人,我疯了吗?”
不对内整理自己,一堆的贪心就会挤在一个地方,争着找出口。我们的内在应该被梳理成一个书架,不同的书放在不同的位置,需要哪本,就拿出哪本,而不能像一部中了病毒的手机,一打开,每个 App 都要启动一下。本来要点餐,打开手机顿时视频、网银、游戏……一堆 App跳出来在那里“争宠”,手机就崩溃了。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都很诡异。比如我在课堂上,放首音乐,让大家跳舞,随意跳,很多人不跳,怕跳得不好,被人笑。真相是根本没有人看我们,只有我们自己在过度关注自己。就算跳得不好,被人笑了,两天后,谁还记得?花了那么大的注意力给紧张和焦虑,那么努力地去维持的东西别人居然压根不在意,这是不是很诡异?就像我们尽全力准备接待一个客人,打扫房间、点香、泡茶,结果客人来了,对着茶杯吐了口痰就走了。更诡异的是,我们对此似乎毫不在意,第二天,继续重复这件事情。
(文章摘自《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