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详情

书香驿站丨6个高情商话术,让你一开口就说到对方心坎上

来源: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编辑:杨雁霞2025-11-11 17:36:15

编者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香驿站”栏目每周精选文化类好书荐读,邀您在书页里享受时光,静赏墨香雅趣。本期内容节选自《话术有道:打造新时代的沟通艺术》,聚焦“情感共鸣”与“有效赞美”两大核心沟通场景,拆解6个高情商话术案例。无论是初次社交想快速拉近距离,还是日常相处时想真诚赞美对方,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用方法。

在快节奏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总希望用高效的方式传递善意、建立连接,却常常陷入“机械提问”“空泛赞美”的尴尬境地。《话术有道:打造新时代的沟通艺术》帮你拆解出高情商表达背后的语言逻辑,将生硬的对话变成有温度的情感交流,打破社交壁垒,让你一句话说到对方心坎上。

寻找情感共鸣,实现“一语勾心”

一句话能让人如沐春风,也能让人退避三舍。在交流中,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一般人只能将其作为普通话题,而真正的沟通高手,往往能利用这些信息,进一步深入,找到情感的共鸣,用一句话抓住对方的心,让彼此迅速从陌生走向投缘。在人际交往中,“一语勾心”的魔力就在于它能创造这种被理解的瞬间,让对话从客套寒暄升华为心灵共鸣。

场景一:与对方聊兴趣爱好时,怎样快速引发情感共鸣?

一般表达:“你有什么兴趣爱好?”(机械提问,像在填表格)

高情商表达:“听说您喜欢攀岩,那种征服高度的感觉是不是特别令人着迷?”(引发情感共鸣)

话术拆解:谈论兴趣爱好的关键在于“情感共鸣”而非“事实询问”。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对话涉及情感体验而非单纯的信息交换时,对方的参与度会显著提升。“征服高度的感觉”直接关联对方的情绪体验,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而非被盘问。“哪一件对您有特别的意义?”引导对方分享个人故事,而非简单地列举收藏品。

场景二:发现和对方有共同点时,如何深化彼此连接?

一般表达:“哦,我也是。”(平淡回应,错失良机)

高情商表达:“太巧了!我们竟然是校友,您还记得校门口那家奶茶店吗?”(唤起共同记忆)

话术拆解: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强调共同点能使亲密度极大提升,但关键在于如何深化这个连接点,而非仅仅指出它。“校门口那家奶茶店”利用细节记忆,让对方瞬间回到某个场景,增强情感共鸣。“哪个人物最让您产生共鸣?”引导对方表达个人见解,而非停留在表面的认同。

场景三:对方分享个人经历时,怎样回应能拉近距离?

一般表达:“我也遇到过更糟的情况······”(转移话题)

高情商表达:“您当时做出这个决定一定很不容易,是什么给了您勇气?”(认可情绪+挖掘力量)

话术拆解:共情式回应能让对方的安全感提升,关键在于“情绪认可+开放提问”,而非简单附和或转移话题。“一定很不容易”先认可对方的情绪,让对方感到被理解。“是什么给了您勇气?”引导对方思考内在动力,而非仅仅叙述事件。“对您后来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让对方从经历中提炼个人成长,增强对话深度。

赞美他人时,如何更有说服力?

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当面赞美可能有时会显得刻意或流于表面。真正的高手,懂得在背后为他人“镀金”,让每一句夸奖都更具分量。背后的夸赞,是一种无声的社交货币。它既能避免当面赞美的尴尬,又能通过第三方传递真诚,在人际交往中悄然积累好感。尤其在竞争或敏感的关系中,一句背后的认可,往往比当面的奉承更能打动人心。以下是三种“背后夸赞”的黄金话术,助你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隐形推手”。

场景四:赞美朋友时,如何借他人之口更显真诚?

一般表达:当面:“你总是这么优秀!”(空洞,易显得虚伪)

高情商表达:在聚会上提到朋友说:“小王的厨艺真是绝了,上次那道菜大家都赞不绝口。”(借他人之口,增强可信度)

话术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第三方传递的赞美,其可信度比当面赞美更高。关键在于“转述认可”,而非“直接奉承”。“我和B讨论时,他也特别赞同”通过第三方背书,让赞美更具客观性,避免显得刻意。这符合认知失调理论,即人们倾向于相信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因此通过第三方传递的赞美更容易被接受。“大家都赞不绝口”利用群体反馈增强说服力,让对方感觉被广泛认可。这利用了社会认同原理,即人们倾向于模仿和认同大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

场景五:夸赞领导或长辈时,怎样借他人之口更自然?

一般表达:当面:“您真是太厉害了!”(易显奉承之意)

高情商表达:对同事提起领导:“张总上次的决策特别精准,大家都佩服他的眼光。”(强调决策精准,展现领导能力)

话术拆解:背后夸赞领导或长辈时,用“群体性词语”能降低讨好嫌疑,同时让对方感到被尊重。“大家都佩服他的眼光”避免个人崇拜,用集体认同体现客观性。人们倾向于维护自己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对领导或长辈的赞美需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我朋友听了都说受益匪浅”通过第三方间接表达认可,显得更自然。这利用了光环效应,即对一个人某方面的积极评价会泛化到其他方面。

场景六:夸赞伴侣或家人时,如何借他人之口不尴尬?

一般表达:当面:“你真是太好了!”(泛泛而谈,缺乏力度)

高情商表达:对家人提到孩子:“邻居都说我家孩子特别有礼貌,上次主动帮他们拎东西。”(细节描述,增强真实感)

话术拆解:具体细节能让赞美的记忆留存率提高,关键在于“细节+事实”,而非空泛的夸奖。“特别有礼貌”用具体夸奖体现真诚,让对方感受到被关注。这符合亲密关系理论,即亲密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达爱意和关心。“邻居都说······”通过外界评价增强可信度,同时让家人感到自豪。这利用了自我肯定理论,即人们倾向于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因此,对家人或伴侣的赞美需要体现认可和支持。

若想解锁更多高情商沟通方法,《话术有道:打造新时代的沟通艺术》里还有更多实用案例等你探索。

推荐阅读

《话术有道:打造新时代的沟通艺术》

黄志坚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多个人生关键阶段的典型对话场景以及家校合作、客户谈判、亲密关系危机处理等高频沟通场景,融合前沿理论,通过系统的场景化实战训练等方式,帮助读者突破沟通瓶颈,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从“有效回应”到“价值创造”的跨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