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岳麓书会 > 详情

祝勇携新作《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亮相岳麓书会

来源:红网作者:汪衡 龚子杰编辑:曾小颖2025-11-23 00:35:35

11月22日,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祝勇携其新作《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K区艺文岛与读者见面。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记者 汪衡 摄影 龚子杰)11月22日,2025年中国文学盛典·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活动现场,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祝勇携其新作《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K区艺文岛与读者见面。

祝勇,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故宫文物南迁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子课题“故宫文物南迁记忆再现与重构”负责人,中国人权理事会理事。出版有长篇小说《国宝》《血朝廷》,艺术史散文《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古画之美》《故宫的书法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等数十部著作。《祝勇微观故宫系列》获郭沫若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11月22日,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祝勇携其新作《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K区艺文岛与读者见面。

《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是祝勇2025年推出的全新历史著作。祝勇在本书中聚焦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时期,用讲故事的高超笔法,以独特的视角将历史分为六个部分,再现了1911-1920年间中国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变迁,重构了那段跌宕起伏的年代。

在分享环节,祝勇谈到创作初衷时表示,1911年辛亥革命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里程碑,但其间的十年却常被大众忽视,成为一个“历史盲区”。这十年是沉闷黑暗的十年,同时也是充满希望和曙光的十年。他表示,唯有深入理解这承前启后的十年,才能明晰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后来的很多历史,都可以从这个十年当中去寻找答案。”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由祝勇担任总导演的纪录片《故宫文物南迁》的先导片,让现场读者进一步感受祝勇以“脚步丈量历史”的创作理念。

签售环节排起了长队,读者们手捧《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静静等候。队伍中不仅有年轻学生,还有不同年龄段的历史爱好者。“祝勇笔下的历史人物,不是教科书里扁平的图像,而是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一位读者表示,《觉醒的年代:1911-1920年的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读本,让我们在回望过去的过程中,更加清醒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作为湖南省重要的文化品牌,第四届岳麓书会围绕“传承文明之光、传播文学之力、传递阅读之美”三重立意,多措并举展现文化担当。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主分会场邀请百余位作家、学者、艺术家举办活动,将写书人的匠心、编书人的热情、荐书人的发现、读书人的共鸣深度连接,在湖湘大地掀起一波全民阅读热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