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网作者:汪衡编辑:曾小颖2025-11-23 15:34:02
![]()
11月22日,主讲老师刘学以温柔的声音点燃了孩子们对《出生的故事》的好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摄影 龚子杰 长沙报道
11月22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活动现场,一场生命的礼赞,悄然编织着一段关于爱与成长的温柔记忆。孩子们在绘本共读、音乐律动、手工创作与作者面对面中,共同探索了“我从哪里来”的生命课题,也收获了比答案更珍贵的亲子互动时光。
主讲老师刘学以温柔的声音问道:“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呀?”稚嫩的回答此起彼伏——“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是医生帮忙抱出来的!”……简单的提问,点燃了孩子们对《出生的故事》的好奇。
看见生命的奇迹
缓缓翻开绘本《出生的故事》,现场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柔软了。主讲老师刘学以细腻的语调,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新生命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从妈妈肚子里的小小胚胎,到第一次听到心跳、感受到胎动;从医院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到爸爸妈妈怀抱里绽放的第一个笑容……
“原来妈妈怀我的时候,肚子会变得这么大!”“爸爸说他也一直在等我出来!”孩子们仰着小脸,盯着绘本上生动的插画,时而惊叹,时而与身旁的家长低语。
刘学老师适时引导:“你们知道吗?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爸爸妈妈最用心准备的礼物哦!”
那些关于“十月怀胎”“深夜陪产”的记忆,在此刻与绘本中的画面重叠,化作无声的共鸣。
我们的“出生故事”
“你的宝宝出生时有多重?第一句话说了什么?”“你第一次抱他/她时,心里是什么感觉?”在互动环节,刘学老师鼓励亲子家庭分享“专属的出生故事”。
孩子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生育”的艰辛,但他们认真倾听的模样,和一句句“妈妈我爱你”“爸爸辛苦了”,让现场不少家长悄悄抹泪——原来最动人的生命教育,就藏在真实的分享里。
孩子们专注地描绘心中的爸爸妈妈——有的画了妈妈的长头发和笑脸,有的给爸爸画了戴眼镜的样子,还有的在画旁歪歪扭扭地写下“我爱你们”。
简单的线条与色彩,承载着孩子最纯粹的爱意;而家长们捧着画作的手,微微颤抖——这或许是最珍贵的“爱的具象化”。
惊喜时刻:作者现身,为每一份爱加冕
当手工接近尾声,主讲老师神秘地压低声音:“今天有一位‘神秘嘉宾’要来和大家见面哦!”话音刚落,蔡皋老师微笑着走上台,现场瞬间沸腾!
“哇!真的是蔡皋奶奶!”孩子们兴奋地围过去。
随后,蔡皋老师与孩子们签名合影。镜头里定格的不仅是笑脸,更是一段关于生命、爱与传承的珍贵记忆。
这场持续1小时的故事会,让“出生”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触摸、可分享、可表达的温暖体验。
正如一位家长在活动后所说:“以前总怕孩子问‘我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今天才发现,原来一起读绘本、画画像、听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而对孩子来说,他们记住的可能是“妈妈肚子里有个小房子”“爸爸说我出生时像个小馒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被爱,也学会了表达爱。